幼儿食物「恐新症」藏危机 医建议:给孩子多样化食物

「食物恐新症」有时是因为对未曾接触的食物产生抵触心理,长期下来对大脑发育产生负面影响。(示意图/台北慈济医院提供)

孩子在成长阶段必然面临偏挑食问题,相信这是为人父母课题之一,「食物恐新症」有时是因为对未曾接触的食物产生抵触心理,长期下来对大脑发育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提高慢性病风险;医师建议家长勇于给孩子多样化食物,特别是1至2岁的孩子,对饮食接受的可塑性较高,引起他们好奇心,让宝贝健康长大。

台北慈济医院儿科医师陈慧文日前接手一名3岁个案,体重仅12公斤,明显过瘦且营养不良,经问诊后发现,患者自婴儿时期对副食品就十分抗拒,且时常腹泻;要避免孩子因为「不敢吃」而导致营养不均衡的问题,陈慧文表示,在1岁以前的幼儿饮食是能被训练的,而1岁至2岁的幼儿对饮食接受的可塑性相对较高。

经由阶段性的尝试与改变食物型态,像是青菜可以剁碎、磨泥、熬汤等,或利用模型切出特别图案,帮助幼儿饮食多样化,增加他们的好奇心与参与感;芬兰国家卫生与福利研究院及赫尔辛基大学针对恐新症进行研究,发现症状使整体饮食品质下降,造成蛋白质、纤维与单元不饱和脂肪酸摄取不足,或盐分、饱和脂肪的摄取偏高,严重的话恐增加罹患慢性疾病的风险。

陈慧文提到,食物恐新症常见于2岁至6岁的儿童,由于逐渐发展的自主意识,让孩子们对于喜恶开始有所分别。

孩子的饮食摄取固然重要,但家长也切莫过于心急,避免运用贿赂或威胁手段,假使孩子是为了获得奖励或逃避惩罚而进食,反而会造成孩子焦虑或讨厌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