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生活/上学哭哭有3类型

文、图/育儿生活

上学哭泣的3种类型弘光科技大学附设幼儿园园长康素杏表示,在她服务幼儿园十多年的时间内,看过各式各样新生上学哭泣的状况,大概可以分成下类三种类型:

偶像剧型此类型是第一次上幼儿园的小孩,突然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环境,就算有很多好玩的玩具、舒适的环境,但跟主要照顾者的分离会让他害怕跟焦虑,抱着父母不愿意分离,有的默默啜泣,有的嚎啕大哭,每天早上都上演着偶像剧般的戏码。后知后觉型有些孩子对陌生情境接受度较高,刚开始因为上学的新鲜感可以和家长潇洒道别,一旦「蜜月期」过了,对环境不再感到新鲜,开始意识到没有父母的陪伴,也慢慢感觉团体生活的规范,因此可能隔了几周才开始哭。这种情形家长反而没有预期,会有更多的担忧与揣测。吸引注意型顾名思义,这一类的孩子并不一定是因为对环境感到陌生而哭泣,很显然的是因为要引起大人的关注,「讨抱」的成分很高,因此,在父母面前哭得泪人儿,一转身破涕为笑游戏去了,这类的孩子通常是会看父母的反应来决定哭的强度和时间的。

家长与孩子一起克服分离焦虑了解孩子不想上学以及哭泣的原因后,接下来要寻找解决之道,康素杏园长认为,首先需克服的是分离焦虑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出现在孩子身上,家长也有相同的问题需解决。

初上学黏人、哭闹是正常情形先来谈谈分离焦虑与依附关系,依附关系是指宝宝与主要照顾者之间的情感连结,每个宝宝对大人依附的强度因人而异,通常主要照顾者对待宝宝是温暖的、喜欢和婴儿亲密接触、对婴儿的需求很敏锐会立即回应,例如︰宝宝哭了会马上安抚,同时照顾者会鼓励宝宝去接触外在事物,在这样的互动之下,宝宝自然而然对照顾者产生信任感,能安心往外探索环境。0~6个月的婴儿依附关系尚未成熟,较不会对特定的人产生很深的情感,6个月以后随着认知能力发展,依附关系也会渐渐成形,会出现明显的「依附行为」,宝宝开始会「认生」,开始会注意特定对象,当特定对象离开时,宝宝会产生情绪的分离焦虑甚至哭闹,看到不熟悉的陌生人则会出现害怕或排斥的反应,这就是所谓的「分离焦虑」。通常1~2岁之间宝宝对于照顾者的紧密的依附关系会达到最高潮,因此,初上学的宝贝会有黏人、哭闹的情形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分离焦虑是自然的身心发展,父母请平常心对待。

采访撰文/陈姵桦咨询/弘光科技大学附设幼儿园园长 康素杏图片/育儿生活资料室

*完整文章内容请参考:【育儿生活】2016年10月号。http://www.mababy.com/newkm/*【育儿生活】官方网站。http://www.mabab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