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论·两会热评|两高报告不仅是司法机关的述职,更是一场大型普法活动

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分别做了工作报告。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显示,2021年至2023年,人民法院对77名被告人以正当防卫宣告无罪。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显示,为持续引领正当防卫理念,过去一年,审查认定属正当防卫依法不捕不诉261人,同比上升25.5%。“两高”工作报告不约而同提到“法不能向不法让步”,足见对正当防卫案件的重视。

事实上,今年春节期间,张艺谋导演的影片《第二十条》火热上映,已让正当防卫成为全民关注的话题。影片阐述了司法公正中最为复杂的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片中公交车司机张贵生看到女乘客被男子欺负,激愤下将男子砸伤……而后公交司机张贵生的女儿问道,“如果当时你在那辆公交车上,你会怎么做?”这是典型的如我在诉的基本办案要求。《第二十条》面对的不是在对与错的立体中找到对,而是在对和对的平面里找到那个错,并给出那个更对的答案。

艺术来源于生活,影片中的数个案例,并非凭空想象,而是参考了昆山反杀案、福州赵宇案、涞源反杀案等现实中的真实案例。司法机关是法律的终端,也是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抽象的立法条文,深邃的立法精神,需要借由司法活动的具体途径,把公平正义精准输送给社会和公众。所以,这两份报告不仅是司法机关的述职,更是一场大型普法活动。

法律不是冰冷的逻辑。被打了为什么不能还手?见义勇为有什么错?被反复折磨、欺辱,面临重大人身安全,为什么不能勇敢反抗?正义应该有自己的底气。当人们在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时候,我们不能过于苛责。在最高检的工作报告当中提到了三起有关正当防卫、法理情统一的案件:快餐店老板与持刀闯入店内敲诈的歹徒对砍致其死亡、棋牌室管理员因制止酒后持刀滋事将其划伤,以及某学院副院长猥亵未成年女生,其生父愤而将其打成轻伤。前两起案件被认定为正当防卫,后一起案件做了不起诉处理。一个个具体案例,从精深的法理到朴实的口语,彰显着人民司法的人民立场、人民情怀。三个案例让公众知道自己的权利边界所在,明确了“法不向不法让步”。

“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激活“沉睡”的法条,让法治精神得到充分实践,还得坚持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个人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必须相适应,特别是在刑事司法实践中,到底是重判、轻判,还是判定无罪,都需要结合责任人的具体行为性质和当时所处的环境审慎考虑,进而作出精准的判断。让法律精神和伦理观念结合起来,让案件判决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法条和理论是“机械”和“冰冷”的,而司法实践应该是有温度的。有些事情由不得模糊化处理,毕竟“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一个人的人生”。感受公平正义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检察官要在法律裁量空间中,寻求最佳的处理效果,“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让案件的当事人和关心案件的人感受到公平正义。积极倡导能动司法,搭建起从法律到审判的桥梁,才能“让好人不再畏缩”。

正如最高法工作报告所言:“社会在发展,司法须前行。”要让正义之光普照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司法机关还需不断发现问题,并以法治的思路和手段解决问题,如此才能让所有守法公民得到充分保护,感受到真正的安全。

上游新闻评论员 康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