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期教養 避免孩子淪車手

联合报十三日「涉诈少年逐年增,新北三年成长二倍」的报导,令人震惊;更吃惊的是,最小的诈骗车手只是国一学生。本应是在校求学的年纪,为何会走上犯罪之路?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少年车手问题日益严重,包括犯罪年龄层下降,都意味整体教育的失能。

一名记者上班途中,发现尚未营业的店家前阶梯,坐了七、八个青少年男女在抽烟、喝啤酒,他好奇询问怎没去上课?他们说,读书有什么好?就只为应付考试,哪像他们志同道合、义气相挺,快乐享受青春时光。

记者回报社写了篇特稿,他说,这群逃学的青少年男女觉得他们很聪明、很会玩,嘲笑认真读书的同学是书呆子。但他们看不到的是,当三年后同学高中毕业、再四年后大学毕业,开始上班工作,甚至结婚生子,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时,这群不爱念书、自以为成熟世故的中辍生,则始终停滞不前,而且因为没有学历专长,终其一生,只能在社会底层挣扎难以翻身。

这样的顾虑并非杞人忧天,愈来愈多的少年犯罪,都显示和孩子偏差观念及家庭功能不彰有很大的关联。父母只生不养或养而不教,若再加上孩子桀傲不逊、心性不定、交到损友,就极易走偏,制造社会问题,也给家庭带来麻烦。

此外,家庭经济状况不佳、父母感情不睦、常家暴打骂孩子、法律道德观念薄弱等,都让孩子处在不利成长的环境里,直接逼促孩子走上犯罪的不归路。

理论上,学校教育应可以填补家庭教养失能的不足,好的老师更是改变学生命运的贵人。然太多的「教育理论」和失当教育政策,却导致老师地位低落,既没尊严又动辄得咎,浇熄了教学热忱和对学生的关怀。而社会五花八门、网路、电玩世界的诱惑,都让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极易在错误认知及偏差观念驱使下,为赚取生活费及零用钱,而沦为黑道帮派或诈骗集团的犯罪工具。

目前社会犯罪,以毒品和诈骗案件为最大宗,矫正机关收容的诈骗犯,多为一、二十岁的年轻人,几达八成以上。最令人忧心的是,仍有不少「生力军」相继投入。当孩子变成诈骗车手,他们的父母亲在哪里?国家未来还有竞争力可言吗?

教养孩子「不变坏」是每位父母的责任,不要再把问题丢给社会;教育是「树人树德」的工作,如果不在「育苗」阶段,建立孩子正确价值观及良好行为模式,等长虫变歪了,再要社政、警政、司法介入矫正,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