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子女教育 不喜欢孩童娇生惯养

大和洋楼的人与物:鹿港民俗文物馆创立50周年专刊(山谷文教)

辜显荣1866年出生于鹿港街「北头」,一岁多丧父,由母亲薛面抚养长大。少年时期,曾追随进士黄玉书读过汉学。成年后即北上台北谋生,在万华、大稻埕从事南北货生意,不时前往中国港市采购商品,并经营糖业。从外型看,对他的正面评价是:辜氏身材高大魁梧,相貌堂堂,个性豪迈,胆识过人。

辜显荣五子辜振甫在《劲寒梅香》第68页的口述中,提到:「父亲八岁随清朝进士黄玉书修汉学,习书法,写一手好字,自成一体。」辜显荣八子辜宽敏在《逆风苍鹰》的口述中,提到几个有关辜显荣勤俭的小故事:1.父亲接到来信,对方未写完的信纸会裁剪再利用;2.不喜欢孩童娇生惯养,父亲经常一盘土豆过一餐,给儿孙做节俭示范;3.担心雨天弄湿弄坏布鞋,所以父亲雨天就减少出门;4.三子斌甫建议买「黑头仔车」,让人力车伕「昆仔」退休,但为辜显荣所拒,一辈子都坐人力车,台北和鹿港各一台。5.为了省下墨水钱,父亲用毛笔或食指指头沾水,在桌上练习写字;6.小孩没把碗内的饭粒吃干净,父亲会骂:「你知不知道一粒米得要流多少汗!」

辜显荣对子女教育非常重视,请中国大陆的老师来台专门教导辜家的子女,私塾就设在当时的鹿港和兴248番地,即今中山路152号古风楼。老师当中有一位是来自福建泉州惠安的辜捷恩(字菽庐),是辜显荣的同乡。据曾在辜家企业任职的陈经魁民国102年9月27日受访时,据其大妈辜显荣二女儿辜注治的回忆,说:这位唐山来的老师带了整整一米担的书到鹿港来,当时包括住鹿港的注治、濓清、岳甫;住台北的振甫、伟甫的汉文基础,都是受教于这位辜老师。

国小校长退休的丁祯祥(1933-2022),民国102年8月22日受访时提到:他的祖父丁朝元,原本在雾峰林家任私塾教师,归来鹿港后常年在丁家大厅授课,每天上午教授丁家小孩,下午则开课教授辜家子弟,是较高一级的汉文课程。此外,辜家也曾延聘鹿港宿儒陈怀澄(曾担任日治时期鹿港街长)来此授课,可见日治时期鹿港辜家对汉文教育有其坚持。

对辜显荣事迹评论最多的是1895年6月辜显荣应台北城内商贾仕绅之请,前往基隆请见日帅桦山资纪,请求率军入台北城,以安民心。此事之历史评论应还原当时的时代背景,清光绪21年(1895)4月17日李鸿章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6月2日李鸿章儿子李经方在基隆三貂角外海以遥指方式,完成台湾主权的交接仪式。之后日军旋即登陆澳底,进军基隆,6月3日即攻陷狮球岭。此时台北城内,已现混乱之势。5月25日刚被推选为「台湾民主国」总统的唐景崧,匆忙易服逃亡厦门,其所带领的「广勇」已由官兵变成强盗,四处抢劫,外加变卖军火,无知市民亦趁势劫掠,城内乱成一片。以李春生为首的台北城内商人及仕绅遂共推辜显荣为代表,于6月6日晨冒着极大之风险,前往基隆接洽日军进城。此举既非祸国,亦未殃民,因为当时的台湾已经被「永远让与日本」,台湾人民已经「无国可祸」;日军进入台北城之后,若无人引导,土匪与良民将无从区别,台北城将成为战场,无辜之民众将被屠杀;而日军进城之后,民乱即息,足见引日军进入台北城,在当时是明智之举。(三之二;摘自《大和洋楼的人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