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疫情画上等号 蝙蝠遭污名化

云林县水林乡许宅黄金蝙蝠群聚曾多达上千只。(本报资料照片

全台规模最大的云林县水林乡黄金蝙蝠群聚消失了,除了环境破坏等因素外传蝙蝠可能与新冠肺炎传染有关,让蝙蝠受到不友善的对待,但目前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蝙蝠导致传染病的发生,请大家不要因此恐惧蝙蝠、甚至伤害蝙蝠。

台湾今年初传出新冠肺炎疫情,3月间便有报导引述研究论文,指在蝙蝠粪便验出1种脑心肌炎病毒,云林县水林乡黄金蝙蝠生态馆强调,哺乳类鸟类都可能携带脑心肌炎病毒,且不会人畜传染,更没有证据指出蝙蝠是新冠肺炎病毒的自然宿主

黄金蝙蝠生态馆指出,截至目前为止,并无足够的科学证据显示伊波拉病毒感染中东呼吸症候群(MERS)、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新冠肺炎)与蝙蝠直接有关,却因大众误导,而让蝙蝠成为代罪羔羊

蝙蝠生态馆每年都会针对周边死亡的蝙蝠进行检验,至今没有发现过病毒,呼吁不要将蝙蝠妖魔化,请大家不捕捉、不食用蝙蝠,更不要因恐慌而伤害牠,以免触犯《野生动物保育法》。

水林乡黄金蝙蝠群聚消失的原因,从以前的环境污染、栖地被破坏,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被污名化,都让蝙蝠的生存陷入危机,唯有加强环境生态保护,以及宣导对蝙蝠的正确观念,才能避免珍贵生态的再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