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精选》台湾2050净零排放开跑周年 转型走到何处?
一场全新的净零排放革命正在台湾发生,在过去一年里,从政府力量推动产业界净零者,可以分为两大阵营。(图/ 远见提供)
自国发会于2022年3月30日发布「台湾2050净零排放路径蓝图」迄今,已届满一周年,积极展开净零转型的台湾,交出了什么样的成绩单?
一场全新的净零排放革命正在台湾发生,在过去一年里,从政府力量推动产业界净零者,可以分为两大阵营。
一派是公营事业单位,如中钢、中油、台电、台糖等。一派则是「技术派」,由工研院、中研院领衔,促进关键领域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引导产业绿色转型。
台湾2050净零排放,引导产业绿色转型。(图/ 远见提供)
但这两派并非各行其是,大多时候是互相合作。
像是经济部与工研院、中钢、石化业者推动「钢化联产」先导工厂,这种生产方式,将原本是造成空污的废气,转化成有用的化工原料,预计于2023年之前达成年减碳量4900吨。
新闻小辞典〉什么是钢化联产?
是指在炼钢的同时,利用高炉、转炉等所产生的工业气体做为资源,提取分离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进而生产出甲醇、甲烷、醋酸等化工产品。
中油〉推动碳捕捉,加油站设储能装置
再像中油推动碳捕捉,在炼油厂内建置「二氧化碳捕捉与转化甲醇」试验设施,第一阶段已于2022年底完成相关系统。其中前瞻技术,便是源自经济部及工研院。
中油还做了一件接地气的净零改造:全台近2000家绵密的加油站,率先在这些点陆续设置充电桩外,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嘉义、台南、桃园、花莲的加油站里设置可移动式储能系统,产出绿电,自发自用。
在中油董事长李顺钦的构想中,未来若法规许可,储能装置能变成当地社区的微电网中心,增加供电自给率,还类似虚拟电厂的概念,假使大电网断电,储能装置便能释放电力,给社区维持日常用电。
「中油这也是可取的,」台大风险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周桂田指出,一个社会进行净零布局跟转型,储能装置愈多愈好,充电桩和电动车其实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储能装置,便可形成智慧电网。
台糖〉改建传统猪场,化猪粪为绿金
「化猪粪为绿金」,则是台糖打造零废弃、零污染的循环经济模式,旗下13座传统猪场,皆将改建成农业循环畜殖场。
首座完成的虎尾场已于2022年7月启用,虎尾场除了收集猪粪尿处理后再利用,亦落实「畜电共生」,场内设置100KW(千瓩)的沼气发电系统,直接将沼气转化为绿电。
畜舍的屋顶另搭建太阳光电系统,可降低猪舍内温度,同时加值产电。整体绿能年发电目标达265万度,年减碳效益约为1325公吨CO2e(二氧化碳当量)。
台电〉兴达电厂混氢5%发电,可望2024年提前达标
「台湾排放大户」台电,于2022年与西门子能源公司签署「混氢技术合作备忘录」,搭配最新减碳科技,以现有兴达电厂的涡轮机推动混氢5%发电示范,目标为2025年前完成。
「混氢发电,可望在2024年提前达标,」台电发言人、专业总工程师吴进忠透露。
另有混氨发电也是未来进行式,将以林口超临界机组推动混烧示范,以2030年前进行5%混氨发电示范为目标。
以上皆是排碳较多的公营事业,在过去一年比较重大的减碳举措。
气候科技,能否发展成为台湾下一个新兴产业?国科会与中央研究院也正在努力。
双方于2022年7月共同提出「净零科技方案规划」,以永续及前瞻能源、低碳减碳、负碳、循环及社会科学等五大净零科技推动方向,推动2030年技术落地、2050年前普及。
公部门已然动起来,姑且不论是否动作太慢,减碳的思想、观念,还有行动的变化,正在推进社会向着可持续发展更进一步。
科技研发+气候法制,四大转型加速净零排放
国发会,则是肩负国家发展的规划、审议及管考的机关。「台湾2050净零排放路径蓝图」中,以能源转型、产业转型、生活转型、社会转型等四大转型策略及科技研发、气候法制两大治理基础,推动台湾净零转型。
台湾「净零起跑元年」,绿色成绩单出炉。(图/ 远见提供)
总观过去一年的净零成绩,根据国发会提供的统整资料,能源转型在太阳光电推动成果方面,在俄乌战事与新冠疫情影响下,2022年太阳光电模组设置量达2.52百万瓩(GW),达成年度设置目标,累积达10.22GW,是有史以来完成量最高的一年。
在离岸风电推动成果上,2022年即使疫情仍然险峻,更有台风搅局,离岸风电单这一年度仍新增超过1GW设置量,完成新增145座离岸风力机组,并网后累计装置容量增加176.7%;规划于2023年并网的风场,如彰芳二期与西岛等风场,将累计有近2.4GW的离岸风电。
归纳2022年,总计离岸与陆域风电累计装置容量达1.581GW,增加率44.5%。「追风」和「追光」合计的发电量,在2022年12月已占总发电量达7.7%。
2030年前投入900亿,积极推动净零转型。(图/ 远见提供)
「追风」和「追光」的发电量,进度仍不理想
不过,按照这样的进度,距离太阳风电2025年累计装置容量20GW、离岸风电2025年5.6GW的目标,一位研究气候危机的专家直言:「我们现在绿电成长这么慢。」
或许,比较值得期待的是绿氢。
这种理想的新能源,在台湾正处萌芽阶段,政府除了修法,协助产业导入氢能分散式发电应用,经济部还结合能源局、技术处、工业局及国营会,与三家公营事业台电、中油、中钢,成立「氢能推动小组」,带头示范怎么应用氢能。
目前,包括台电天然气机组混氢发电、中钢氢能炼钢、以氢固碳转化成高价值化学品等,中油并规划于2023年底盖出第一座可移动式加氢站。
未来风电与太阳能搭配,提高再生能源占比。(图/ 远见提供)
经济部设数位专区,助中小企业碳盘查
在产业转型上,值得一提的是为协助中小企业净零转型,经济部特别建立碳盘查专区,提供数位化服务,同时建置简易碳估算工具,降低中小企业碳盘查的门槛。
另还与全国工业总会合作成立「产业碳中和联盟」,提供企业碳盘查及碳足迹现场辅导,以「大带小」模式,帮助中小企业逐步建立碳管理能力。
在生活转型上,民众记忆深刻的「限塑令」,于2022年7月推动一次用饮料杯限制使用。「净零绿生活」的结果是,民众自备环保杯由6%提升至16%,成长了2.6倍。
为鼓励民众及早淘汰老旧机车换购电动机车,新推出的媒合服务平台,自2022年6月10日至2023年2月15日止,共媒合1万9146件,对于减碳及空气品质改善,展现了正面效益。
在社会转型上,为确保净零转型的过程中,能「尽力不遗漏任何人」,2023年将成立的公正转型委员会,计划纳入民间参与机制,确保转型政策符合公平、公正与透明公开。
而环保署亦拟自2024年针对企业开征碳费,并挹注至温室气体管理基金,成为未来补助企业减碳投资的重要财源。堪称小小进步的一点是,温管基金纳入了公正转型的使用项目,以补贴给那些无可避免会遭受转型伤害的弱势群体。
林林总总,加上《温室气体减量及管理法》修正为《气候变迁因应法》,以及净零转型相关预算今年编列682亿元,较去年增加近300亿元、成长近77%,由此看来,终究是为台湾净零转型大计装上了轮子,并往前推了一把。
台湾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从逐年增加到趋于平缓。(图/ 远见提供)
只是,部分专家学者参照国际经验,不禁感叹台湾的「净零之轮」转得稍嫌慢了一点,无法突显台湾在全球气候议题上的担当与责任。
国发会拚2030年减碳目标24%,比六都还低
首先,是绿色公民行动联盟等六大环团发表联合声明指出,中央设下台湾2030年减碳目标为24%±1%,不仅仍远落后联合国建议的43%,甚至还低于六都皆超过30%的2030年减碳目标,台北市、桃园市更达40%。
其次,在治理架构的机制上,台湾也不比德国专门设立「气候变迁委员会」,做为监督及关系沟通的行政机关。
同时是台大国家发展研究所教授的周桂田表示,净零转型其实一定会为社会带来各种冲击,因应未来转型至「碳社会」,必须相对提拨一定比例的预算,以化解可能遭遇的反抗。
「这些都是预备动作,预备动作和架构没有做好,后面的铺陈可能就不如想像中的顺理成章,」周桂田指出。
台商回台投资,逾半数是高耗能产业
另外,台大风险社会政策研究中心还追踪到,行政院推动「欢迎台商回台投资行动方案」,可能会跟现有减碳的架构有所冲突。
截至2023年1月5日,「欢迎台商回台投资行动方案」总计1305家企业通过投资审核,但台大风险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发现,八大高耗电、高耗能的产业类别中,竟占了其中的53.18%,超过一半以上。
台湾的电力排碳系数在2021年反而增高,回到0.509公斤CO2e/度,可能与台商大举回流有关。
新闻小辞典〉什么是电力排碳系数?
依据《电业法》之规定,电力排碳系数是指电力生产过程中,每发一度电所产生之二氧化碳排放量。
「我们支持台商回台投资促进经济发展,但从台湾现在要致力减碳的角度,它们的用电用水与废弃物处理,是不是要严格审查?」周桂田说,假使回台投资多是比较耗电的企业,台湾的电力排碳系数有可能再增加。
不过,尽管有这些「瑕疵」,但在过去一年来,台湾不乏优秀的企业为了助推净零努力创新,它们克服巨大挑战,是绿色转型的年度亮点,所抓住的机遇则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未来。
总观净零启动元年的成绩单,幸好我们的得分不是「零」。
本文作者:邱莉燕
(本文摘自《远见杂志4月号442期》)
《远见杂志4月号44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