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精选》孕妇居家照护10大Q&A
孕妇居家照护10大Q&A。(图/ 婴儿与母亲提供)
目前新冠疫情延烧,肚子里怀揣着一个小生命的孕妈咪们更是小心谨慎,深怕染疫对宝宝造成影响。但如今确诊人数庞大,即使待在家中,可能也会染疫。网上关于疫情的资讯五花八门,究竟确诊后居家照护有何注意事项?新冠肺炎会因此影响胎儿吗?医师帮你一次厘清!
Q1:不同孕期的症状严重程度有差吗?
台湾妇产科医学会秘书长黄建霈医师指出孕期阶段确实是影响症状的其中一个因素。尤其进入第三孕期的妈咪们心肺负荷加重,所以第三孕期的风险也相对更高。
此外,黄建霈医师也提醒妈咪们若有发烧症状,要控制体温,可以吃普拿疼来帮助退烧。尽管人体经过发烧这一免疫反应后较能够产生抗体,但孕妇要顾虑胎儿,最好不要持续发烧。尤其第一孕期的妈咪们更需要注意,因为这时胎儿正处于器官形成阶段,若妈妈持续高烧,有可能引其胎儿畸形等问题。在过去研究显示孕妇的发烧与胎儿神经管缺损的发生有关,即可能增加无脑儿、胎儿脊柱裂的风险。
Q2:用药有什么注意事项?可以用抗病毒药物吗?
居家照护期间的用药分为抗病毒药物与一般用药。以抗病毒药物来说,默沙东的Molnupiravir不建议在孕期与哺乳期间使用,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辉瑞的Paxlovid则比较适合孕期和哺乳期间使用,且效果更佳,其预防重症与死亡的效果近9成,Molnupiravir则仅3成。不过医师也提醒,Paxlovid不适合肝、肾功能严重异常者使用,加之其不能碾碎吞服,若长期卧床、必须把药磨碎服用,或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建议优先使用Molnupiravir。此外,Paxlovid与许多药物有交互作用,若妈咪们本身已有定期服用的药物,用药前务必告知医师并与其讨论。至于中药「清冠一号」,则要注意不建议与西药并用。黄建霈医师表示,抗病毒的药物使用视乎其利弊得失,不需要为了求心安而服用。因为孕妇仍是相对年轻的族群,尽管重症率较常人高,但计算下来,除有其他重症危险因子者外,发生重症的机率大多小于100分之1。这代表99%以上的孕妇即使不吃抗病毒药物也不会重症。但有其他重症危险因子者,如疫苗未打满、超过40岁、体重过重,合并有影响的慢性疾病,还是应该考虑积极用药,因为一旦重症,死亡率很高。
至于一般用药,可以比照平时使用。不过黄建霈医师建议用药前,还是需要咨询医师,可以致电医院或诊所,或找原来的医师讨论。因为不是所有的药物都适用于孕妇,例如有些止咳药里面加了Codeine(可待因),而这一成分在研究上已发现孕妇使用可能会造成危害。
Q3:我有重症危险因子,请问还可以居家照护吗?
高雄市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列出10项孕妇的重症危险因子,分别为:年龄>35岁、肥胖、慢性肺部疾病或气喘、慢性高血压、妊娠糖尿病或一般糖尿病、心脏疾病、肾脏疾病、自体免疫疾病、免疫缺陷疾病与未完全接种。黄建霈医师说明,理论上危险因子越多风险越高,但并不是有危险因子就要住院,例如肥胖(BMI>30)就是危险因子,但一般人平常也不会因为肥胖就住院。由于病床紧缺,若本身情况不严重,或没有要提前生产的迹象,经医师评估后即可居家照护。
至于临近预产期的孕妇,也放宽了住院的标准。如今稍微有产兆,就会让妈咪们住院,因为确诊孕妇到医院需要安排交通工具、医生要进行手术前的处理耗时也会更久。孕妇若选择居家照护,在家也要随时监测产兆,不论周数,因为新冠肺炎会提高早产的机率。若出现10分钟规则痛、子宫收缩等产兆就要马上送医。
Box: 临床医师会为您评估是否达到住院标准,若没有达到,或尚未有产兆,并不需要预防性住院,而是该保留病床让有住院必要之情况者有床住,别让没住院必要者把床占满,否则医疗排挤效应,会造成更多的伤亡。黄建霈医师指出,住在医院并不一定就比较安全或就不会死,现实是大部分死亡的个案都是在医院内发生而非在家里,所以染疫者,不用过度紧张往医院挤来抢床位,且住在负压病房也不如在家里舒适。
Q4:如果烧得反反复复,算持续发烧吗?有危险征兆就要马上就医?
高雄市流行疫情指挥中心专家会议提出,孕妇若有以下危险征兆应立即就医:
出现疑似症状但身体状况尚可会令人犹豫是否需要兴师动众。其实症状有轻重之分,例如发烧,若发烧反复、较轻微需要就医吗?黄建霈医师说明发烧没退前都是反反复复,若越烧越高,代表问题越来越严重。但若温度有慢慢降低,那就代表正在好转。但不可一概而论,如:败血症、免疫系统有问题者烧不起来,就不在此列。至于腹泻,若只是轻度(如1天1-2次)可以不用就医。但若是一天拉肚子10几次,或拉到出血,合并发烧时可能会脱水,血栓的风险也会增加,这就需要就医
孕妇居家照护10大Q&A。(图/ 婴儿与母亲提供)
Q5:如果在家心跳超过100,但没有不适,需要紧急送医吗?
确诊人群中部分人可能会出现心跳加快的情形,但基本并无严重不适。黄建霈医师说明部分人可能平常心跳频率就比较快,特别孕妇需要供氧给胎儿,心肺压力较大,常常心跳100出头这是常见的事。台湾妇产科医学会建议,若在休息状态下心跳一分钟超过120以上应该要去急症。若心跳频率达110/分钟,但合并心脏闷痛、不舒服、缺氧等现象,也可以去就医。因为每个人身体状况不同,难以一概而论。
Q6:孕妇确诊了会影响胎儿吗?
黄建霈医师表示胎儿确实可能受影响,通常在怀孕4-8周较有可能影响胎儿,导致畸形,过3个月以后导致畸形的较少。此外,早产的机率也有所增加,妈咪们感到不适,如:病毒侵袭胎盘导致发炎等,都可能造成子宫收缩。或者,医师也可能为了母亲身体考量会与家属讨论提前生产。
至于新冠病毒感染胎儿的情况,医师表示确实有可能穿过胎盘感染。在某些病理报告中已从胎盘中发现covid-19的病毒,最高可达20%。但由于孕期抽羊水检测可能造成流产,且发生概率较低,因此不建议在孕期中例行去检查。至于出生后的婴儿,根据台湾儿科医学会统计,1.6-3%的婴儿身上会验到病毒,但大部分是生产时感染,比如经过产道时被体液感染,只有小部分是透过胎盘感染。
Q7:妈咪们居家照护要注意什么?
孕妈咪们在家要监测血压是否>160/110或<80/40 mmHg;监测产兆:是否出现有规则子宫收缩、落红、破水等。妈咪们平常也要注意胎动,尤其5个月以上的孕妇一般都稍微有感觉。6-7个月以后,胎动如果和平常比起来明显减少,就需要去检查宝宝的状况。特别是一些高风险的孕妇,例如医师已说明宝宝长得很慢、胎盘功能不好等,更要特别注意胎动。如有仪器可检测胎儿心跳,应在每分钟110-160次。此外,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妈咪们的情绪变化,确诊后长期在家隔离也可能导致急性精神疾病发作,所以也要多加注意喔~
台湾妇产科医学会列出9项警讯表征,孕妇如有以下表征,应以视讯看诊或外出就医的方式寻求医师诊疗:
Q8:孕妇确诊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孕妇确诊可能引其的并发症不少,例如妊娠高血压、心包膜炎、心内膜炎、肺部发炎导致快乐缺氧等等。其中脑、心、肺这三个器官是人体命脉,一旦发生问题就很可能导致死亡。之前国内曾发生一起孕妇因血栓不治身亡,黄建霈医师指出血栓的发生是有可能的,尤其体重较重、本身有血栓疾病的族群。或是因为染疫,长期卧床不动或腹泻脱水都可能导致血栓。目前国内并没有让确诊孕妇都使用血栓预防药,因为血栓药会加剧出血,若用药后突然肚子疼,需要紧急生产,就有可能造成危险。
根据统计,西方人每百个重症患者就有6个发生血栓;若是中症或轻症发生概率只有千分之二。而东方人发生血栓的概率比西方人更低,因此除重症者外并不一定需要使用血栓预防药。血栓药的使用要考虑孕妇的凝血状态、药物的交互作用等,特别是临近生产的孕妇更要与医师讨论。
Q9:确诊后,孕妇的饮食作息要怎么做?
在作息方面,孕妇除了要尽量控制温度外,也建议多补充水分,因为脱水会导致血液更易凝固。黄建霈医师提醒,有发烧、拉肚子的情形,更要大量补充水分。此外,孕妇也要避免一直躺在床上,体力尚有余裕的情况,要起来动一动,避免血栓的发生。至于饮食的部分,以健康为主,医师表示在进食后可以注意身体的反应,可以观察身体反应,例如吃了会比较舒服,大多就是正确的。另外,营养的补充也很重要,它是体力的来源,也帮助妈咪们维持活力,让小宝宝可以茁壮成长。国人一般欠缺高纤维食物的摄取,也很少晒太阳,缺乏维他命D。而国外研究发现患者体内维他命D含量越多,较不容易重症,阳转阴的机率也较高。因为维他命D与人体的免疫力息息相关,可以帮助人体对抗外来病毒。所以妈咪们平常可以吃些维他命D含量高的食物,例如鲑鱼、香菇、鸡蛋等,当然更重要的是适当的晒太阳,及定期抽血检验。
Q10:长新冠会影响孕妇与胎儿健康吗?
国内本土大多数病人还在急性期,而长新冠至少需要观察3个月,甚至更久,所以暂时没有足够的资料。但总体而言,若母亲的身体被影响,胎儿就可能会被影响,例如孕妇喘到一定的程度还是会影响胎儿的供氧。而大部分人是会恢复的,无需提前过于担心,不过医师也表示一切仍处于观察阶段,未有定论。
医师教你对抗病毒3大重点:
1. 减少曝露在大量病毒下,出入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
2. 疫苗尽可能打好打满,保持良好饮食与作息,增进免疫力,这样病毒初步进到体内时,免疫系统还有可能把病毒一举消灭。
3. 有症状或怀疑就快筛。若病毒已经入侵体内并开始大量繁殖,这时就可能需要尽快寻求帮助来打赢这场战争,否则就可能会发生严重后果或留下后遗症。
咨询/台湾妇产科医学会秘书长 黄建霈医师
采访撰文/林雁
(本文摘自【婴儿与母亲】2022年7月号)
【婴儿与母亲】2022年7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