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嬷家看到国父像… 朱立伦透露加入国民党原因之一

朱立伦。(图/朱办提供)

记者袁茵台北报导

12日是国父孙中山诞辰154周年,前新北市长朱立伦发文透露,他小时候阿嬷家看到了一张国父像,加上从长辈听到国父的故事,成为了他日后加入国民党的原因之一;而百余年后的今天,他们仍拥有相似价值,但也面临不同的时代处境,需要许多观念与做法上的创新,,才能在这个时代,捍卫那些传承百年的价值。

朱立伦脸书全文如下:

我阿嬷家的梅鹤山庄,挂了一张国父像;小时候好奇这张照片是谁,从长辈那听到他的故事,由衷敬佩,也成为日后我加入国民党的原因之一。

求学阶段,我跟所有同年龄的台湾人一样,从课本学过国父生平思想。国父终其一生,是个充满热情理想的「政治创新者」。从「驱逐鞑虏」到主张五族一家」;从组织兴中会、同盟会中华革命党到后来的中国国民党;从鼓吹革命到陆续完成民主义、五权宪法建国大纲,他持续因应着不断变迁局势,修订调整救国蓝图策略

我在想,我们这些后人,若是真正领悟国父的核心理念,就不该把国父生前留下的演讲文字,奉为不可挑战圭臬,并封闭其开拓演化的空间。当三民主义的思想,教条化升学考试的是非选择,其也就失去最初启迪人心,引领思辨的魅力

回归根本,国父一切努力的起点,是对国人苦难不忍的「仁」。他建构政治蓝图的准则,则出于对「平等」的追求——为求与列强平起平坐,他谈「民族主义」;为求国民政治权力均等,他谈「民权主义」;为求整体社会的均富,他谈「民生主义」。

为实践上述理念,他创建中华民国,至今已108年。

百余年后的今天,我们仍拥有相似价值——我们仍然在乎中华民国的国际地位、民主人权的保障,以兼顾经济富足与社会正义发展道路。但同时,我们也面临不同的时代处境,我们需要许多观念与做法上的创新,才能在这个时代,捍卫那些传承百年的价值。

今天是民国108年11月12日,国父的154周年冥诞。追缅不是为了崇拜,而是为了反省、警惕与前瞻

►「韩张配」确定了!你还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