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西,没人敢穿“24号”
布雷诺-科斯塔是巴西格雷米奥俱乐部的第三门将,对于这个20岁的年轻人来说,获得一次上场机会的概率并不比中彩票大多少。
但在巴西甲级联赛全部600多名球员中,他却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他是整个联赛中唯一一位“24号”。9月末格雷米奥2-1战胜弗洛米嫩塞的比赛中,他就是穿着这件24号球衣,走进了里约热内卢著名的马拉卡纳体育场。
消失的24号
在巴西足球漫长的历史中,“24”是所有本土球员避之不及的数字。倒不是因为它不吉利,而是因为在巴西,“24”常被认为是同性恋的象征。
过去巴西曾流行一种名为“Jogo do Bicho(动物游戏)”的非法赌博游戏,其中每个数字都指代一种动物,“24”代表鹿。鹿在葡语中被称作“veado”,而它的谐音“viado”,正是巴西人用来辱骂同性恋的称呼。
因此,在巴西你几乎看不到有球员穿24号,即使偶尔出现,也都是一副恨不得赶紧脱下来的表情。
在巴甲,球员有自主选择号码的权利,但在南美解放者杯这样的洲际赛事中,参赛球员必须严格按照1—30分配球衣号码,这样一来,就算一千个不愿意,也必须有人穿上24号。
为了避免引起是非,巴西俱乐部通常都采取这样的办法:将24号分配给球队的第三门将,反正你也基本不可能出场。
但意外仍然不可避免,比如2012年南美解放者杯,科林蒂安队的第三门将、曾效力埃因霍温的卡西奥,就出人意料进入了首发11人中。可想而知,这件事在巴西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记者在赛后直接将球衣的问题抛给了卡西奥,卡西奥对此不屑一顾:“那些日子(歧视同性恋)已经属于过去了。”
然而事实上,尽管巴西是拉美第一个承认同性恋群体的国家,“恐同”作为其社会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一部分,影响远远不是那么简单就能消除,近些年,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向。
2017年,巴西一位32岁的母亲,残忍杀害了自己17岁的儿子,只因为儿子是同性恋。
起初,这位名叫塔蒂亚娜的女子,雇佣了2名杀手藏在自己家里,计划趁儿子伊塔贝里进门时“给他点教训”。杀手将伊塔贝里刺伤后,塔蒂亚娜亲自抓起厨房里的刀子,活活把儿子捅死,之后又将尸体焚烧。
“看着他垂死挣扎,我觉得杀了他更好。”被捕后,塔蒂亚娜的冷血让人发指。她向警方透露,儿子不仅吸毒成瘾,还把男人带回家里,并与自己发生争吵。但伊塔贝里的叔叔坚决否认她的说法。
“他是个好孩子,有自己的工作、待人礼貌,从不愿与任何人发生争执。只是,他与自己的母亲关系不好,因为她死活不能接受儿子是同性恋。”
同一年,42岁的变性人多斯桑托斯,在巴西福塔莱萨的家中被5个男性绑架、殴打致死。
视频记录下了恐怖的一幕:他们用鞋、石头、木板,对着血泊中的多斯桑托斯一顿暴打,全然不顾她苦苦哀求。之后,他们将半死的多斯桑托斯装上一辆手推车拖走,在一个小巷中将她枪杀。视频的录制者还喊着:“他们会杀了这个基佬。”
在巴西,选择不同的性取向,意味着生命危险。根据数据统计,2017年巴西发生了455起针对LGBT(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者的首字母缩写)群体的谋杀案,案发率在全球排名第一。
今年4月,巴西总统博尔索纳罗更是公开发表了恐同言论:“如果你来这里是想和女人性交,那尽情去做吧。但我们绝不能让巴西变成同性恋的天堂,我们可都是有家庭的。”
这段“直男癌”式发言,充斥着对同性恋和女性的不尊重。最高领导人尚且如此,巴西社会的氛围也就可想而知了。
足球作为巴西的招牌,自然也不可能独善其身。
2013年,科林蒂安队前锋埃莫森-谢克在自己的ins上发布了一张照片,照片中他亲吻了自己的一位男性友人。第二天来到训练场,谢克马上成为了球迷的攻击对象。
“我们不是歧视同性恋,但他如果想做这种事,最好滚去其他俱乐部,我们不接受。”一位球迷公开表示。
迫于球迷施压,谢克不得不与极端球迷组织对话,公开解释、道歉。没过几个月,他就被租借去了另一支球队博塔弗戈。队友后来透露,谢克的离队是受到照片事件的影响。
巨大的压力下,截止今天,还没有任何一位巴西足球运动员敢于公开出柜,哪怕沾染上同性恋传闻,后果也会不堪设想。
巴西前国脚理查利森(并非目前效力埃弗顿的那位理查利森)就是受害者,今年36岁的他,职业生涯的多半时间都在与这些流言蜚语抗争。
2007年,《圣保罗报》爆出猛料,称某位巴西球员将在全国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Fantastico》中,公开宣布出柜。
人们都在猜测这位大胆的球员是谁。巴西著名体育节目主持人米尔顿-内维斯,在一次采访中询问帕尔梅拉斯体育总监儒尼奥尔:“这位神秘球员是否来自你的球队?”
或许是因为“记仇”,儒尼奥尔莫名将话题引向了理查利森:“我们差点就签下理查利森了,结果他却在最后一分钟改了主意,加盟了我们的死敌圣保罗。”
儒尼奥尔的所答并非所问,媒体和民众却将此解读为一种“暗示”:理查利森就是那个准备公开出柜的人。
理查利森随后向法院提起诉讼,称儒尼奥尔的话损害了自己的名誉。然而法官不仅驳回了他的上诉,还语出惊人。
“如果你真是同性恋,最好离开足球场。”
这位法官还补充说,那些看过1970年世界杯,见识过贝利、托斯陶等伟大球星的球迷,永远不会接受自己的偶像是同性恋。
作为职业球员,理查利森无疑是成功的。他曾在2008年代表巴西国家队出场,2006-2008年,他作为主力后腰帮助圣保罗完成巴甲3连冠。然而,自从2007年无端躺枪后,他从未摆脱过恐同者的伤害,就连自家球迷都不待见他。
每场比赛开始前,圣保罗球迷会高歌每位出场球员的名字,只有理查利森是例外。甚至有人向圣保罗主帅拉马略提出要求,不想再在首发阵容中看到理查利森。
足球让他们相遇
沃尔玛-桑托斯是巴西首个同性恋球迷组织的创立者,这一组织的成员都是格雷米奥队球迷。过去,他们曾努力与其他球迷和谐共处,但如今却越来越不受欢迎。
“以前,我们曾经穿上芭蕾舞演员的衣服来到球场,虽然会有人投来异样的眼光,但至少每个人都尊重我们。”
“现在一切不同了,看台上的暴力变得司空见惯,情况越来越糟糕。”
沃尔玛创立这一组织的初衷,就是希望引起人们对同性恋群体的重视。他是一家同性恋酒吧的老板,有一次,他心血来潮说服30个客人一起去看球,这30人成了组织的初始成员。
“恐同现象从未消失,但只要我们抱团取暖,就不会在意其他人的眼光。起初,这30人根本不懂足球,只是想要聚会而已。可没过多久,他们全成了球队死忠。”
“组织成立之初,格雷米奥正处于低谷期,差不多10年没拿过冠军了。但1977年,我们进入球场的第一个赛季,格雷米奥就夺冠了,我们也被人们视为球队的幸运符。后来,科林蒂安队还曾邀请我们观看他们的决赛,为他们带来好运。”
对于沃尔玛和他的球迷组织来说,挨打是家常便饭。
“没人能保证我们的安全,就算跟警察说也没有用,但我们仍然决定奔赴球场。在一次遭到殴打后,我把所有成员拉到一起学习空手道自卫,在这以后,他们再也不敢惹我们了。”
星火燎原
沃尔玛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巴西足坛,越来越多人正在意识到恐同问题的严重性。
巴西传奇球星、格雷米奥主帅雷纳托-高乔,面对媒体公开表达了对同性恋球员的支持:“如果一个音乐人是同性恋,你会觉得很正常;如果一个演员是同性恋,你也不会大惊小怪。可如果一个球员是同性恋,马上就会成为新闻头条,这是为什么呢?我不理解。”
“如果我的球队里有个同性恋,我会很乐意和他开玩笑、派他出场,只要他不随便闯进我们的更衣室就好。”
今年6月,巴西最高法院宣布,任何对性取向和性别的歧视行为将被视为犯罪。巴西体育法庭随后也出台规定,一旦体育场内出现歧视同性恋的口号,俱乐部将遭到罚款、扣分等处罚。
让人欣慰的是,这些规定不只停留在纸面上。
8月瓦斯科达伽马主场迎战圣保罗的比赛中,达伽马球迷向圣保罗球迷高喊“你们是同性恋球队”,当值主裁达隆科立即吹停比赛,并与达伽马主帅卢森博格(曾执教过皇马和天津权健)进行交涉。
达隆科告知卢森博格,如果球迷继续这样做,本场比赛将会直接取消。卢森博格随后亲自出面,示意球迷停止呼喊,主场的DJ也通过广播劝说球迷安静。
因为球迷的恐同行为而叫停比赛,这在巴西联赛还是头一遭。不久后巴甲20家俱乐部在社交媒体上联合声明,号召所有球迷“对恐同说不”。
巴甲的巴伊亚俱乐部,曾培养出阿尔维斯、塔利斯卡等巴西球星。如今,他们是巴甲“反恐同”运动的积极倡导者。
巴西媒体今年对巴甲所有俱乐部进行了一项调查,询问他们是否接受“用扣分惩罚的方式对抗恐同主义”,只有巴伊亚1家俱乐部表示支持。
“我认为,如果不采取扣分这样的措施,反恐同就不会有任何实际进展。为了让恐同远离足球场,每个人都需要向前迈出一大步,这样的惩罚是有必要的。”巴伊亚俱乐部主席贝林塔尼表示。
“几年前,球迷可以随便向球场里扔东西,直到有一支球队因此受到了惩罚,被取消了主场比赛资格,这种行为才渐渐消失。对于恐同,我们为什么不能采取一样的手段呢?”
9月份,巴伊亚将自己主场的角旗变成了彩虹旗。贝林塔尼透露,他们未来还将采取更多行动。
“选择穿什么号码是球员的自由,如果他们不愿意穿24号,我们不会强迫,我理解他们是担心人们的偏见。但下赛季,我们会尝试说服某位球员穿上24号球衣,这是个不小的挑战,我们正在认真考虑。”
随着巴伊亚、格雷米奥等俱乐部纷纷加入反恐同行列,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看到更多“24号”出现在巴西足球场。
【欢迎搜索关注公众号“足球大会”:只做最有意思的足球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