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文男/知識與膽識的觀人術
在知名国立大学任教的老吴教授阅人无数,前些日子他跟好友老张分享其研究「观人术」的成果,颇为传神有趣。老吴开玩笑的说,根据知识及胆识的有无,全世界大致可以分成三种人:
第一种人有知识、有胆识(Have knowledge, Have guts),他们干实事(Do it),这种人可以创业,成为企业家;第二种人,有知识、无胆识(Have knowledge, No guts),因为没胆量不敢创业,只好提供顾问服务(Consult it),担任顾问;第三种人则没知识、也无胆识(No knowledge, No guts),因此只好在大学教书(Teach it)做老师,就像老吴自己一般。
听完老吴的解析,好友老张心里很沮丧。因为老张过去三十年都在担任顾问,虽然没胆识,但至少还有点知识。退休后转至大学当老师,竟然连知识都没了!
不过,头脑还算清楚的老张提醒老吴教授,根据一般顾问都很擅长的MECE原理(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的缩写,一种逻辑分析法,训练决策者解析问题时要做到「彼此独立、互无遗漏」),他的分类还少了一种人,那就是无知识,但很有胆识的人(No knowledge, Have guts)。
老吴则好奇的问,那「无知识,有胆识」的人可以做什么?老张说,这种人很适合当「名嘴」!殊不见电视上的许多名嘴,各种议题几乎都可以夸夸其谈,节目上半场可谈三星与火星,下半场可以谈猪肉与瘦肉精,这若没有超乎常人的胆识,是很难做到的。
虽然老吴教授的说法有点浮夸,但也隐含社会对不同职业的刻板印象。尤其是对于大学老师不接地气的观察。老吴自嘲没有知识,也没有胆识,部分原因可能来自于大学的研究往往以理论为主,注重学术贡献和影响力,但这些成果可能难以直接应用于现实世界。
此外,有些老师的教学内容可能较为陈旧,未能即时更新,导致学生所学与业界需求脱节;加上部分老师缺乏业界实务经验,从而让学生感到所学与实际工作之间存在不小的差距。
然而,要提醒的是,这样的刻板印象并不完全反映现实。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许多大学老师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些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来缩短与社会的距离。愈来愈多的学者不仅专注于理论研究,还参与实务专案,与企业合作,将他们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现实世界。而有些老师也在教学上不断改革,引入最新的科技发展和市场趋势,确保学生所学能够与时俱进,满足产业界的需求。
总体言之,老吴教授的幽默分类的确揭示了一些现实中的问题,但我们也应该给予那些正在努力改变这种不接地气形象的老师们一些肯定与鼓励。他们不仅具备丰富的知识,也在不断增强自己的胆识,期许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相信这样的努力和变化,将有助于扭转社会对大学老师的刻板印象,让高等教育真正成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者和创新者。
(作者为数位转型学院共同创办人暨院长、台湾大学商学研究所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