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师生,太“秀”了!

疏影帘栊对绣屏繁花织就怕针停

穿过千年时光,一针一线

织就绮梦

武汉大学这门

民间技艺的传承与创新”的课程

太“宝藏”了!

为什么是TA?

你知道,完成一幅汉绣作品耗时多久吗?

你知道,一根丝线能够被劈成几股吗?

你知道,藏在汉绣背后的渊源意义吗?

在民间技艺的传承与创新这门课中,细咀历史风韵,在锦上丝缕中萦绕云梦烟泽,丝缕勾勒出历史与现代的对话,一小块方帕,也变得熠熠生辉。

从2016年走到2021年,五年的时光过去,汉绣的种子在武大发芽,茁壮成长。为该课程的授课的是黄敏老师,黄老师在很早之前就关注传统手工艺了。

汉绣作为楚地地方绣种,最早能追溯到先秦时期的楚绣,在湖北江陵马山楚墓中出土的先秦织物,就是汉绣的前身。2015年,通过与地方文化局非遗中心取得联系,在2016年,民间技艺的传承与创新课程在武汉大学正式设立,汉绣的种子在珞珈山开始生根发芽。

奇想,是少年们的浪漫!

“传统手工艺不应仅仅停留在博物馆教科书里面,而是要更多的与生活、与特色融合”,在黄老师看来,汉绣作为非遗,应该是一种活着的、流动的、不断传承的文化现象,是大家都可以参与其中的民族文化。

当历经风雨洗礼的非遗技艺,与自由浪漫的武大少年们相遇时,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课程团队为该门课程设计了独特绣样,同时,也鼓励同学们发现身边细节,去品味身边的文化氛围,自主设计绣样。具备青少年审美特色的图案,如何用汉绣来表现呢?动物毛绒感需要用什么针法才能体现呢?色彩热烈的汉绣,在青年的手下能展现出什么样的生命力呢?用青春的眼睛,赋予汉绣新活力

《穷奇徽章

故事,还在继续

理线勾稿、转印、上绷、劈丝……丝线随着针尖上下翻飞,每一步,都是与时间对话。黄老师至今仍记得,有那么一个男生,在画室绣到入迷,等回过神时,夜幕深深,整栋教学楼就剩下他一人。

黄老师强调,这门课程,并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在了解汉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传统汉绣的发展,与青春脉搏同频共振,发掘汉绣的古典美在现代审美中的新表达。

通过参加一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过程,与沉淀的历史对话,在针线绢布的互动中,了解这门技艺背后蕴含的文化价值、匠人精神与精神意义。在绣品的制作中,去理解匠人们固执的坚守,将这份精神,用自己的方式传承下去。

撇去身上的浮躁

用心与无言的针线对话

拂一把楚地烟云

揉碎塞进今夜的梦

与汉绣来一场奇遇

你的学校有什么特别的课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