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台湾囡仔17年磨一剑 从大陆车厂到特斯拉都买单

图/今周刊提供

台湾LED产业曾面临红色供应链竞争而黯淡,不过封装厂弘凯,却靠着坚持耕耘高阶产品线,除了成功度过低潮,也持续维持高毛利的表现。

LED(发光二极体)产业过去总是面临红色供应链威胁,不过台湾却有一家资本额仅6亿元的小型封装厂,除了无惧陆厂的流血价格竞争,近10年都维持稳定获利;甚至车用LED元件已经攻入特斯拉、通用、福特等国际车厂供应链中,是其他台系LED大厂,多年布局也未必做得到的成绩。

计划在2022年1月兴柜转上市的弘凯光电,就是靠着一串抢眼的国际车厂客户名单,成为近日颇受瞩目的市场新兵。摊开财报,弘凯毛利率也高居台湾上市柜同业之冠,对比全球第六大LED封装厂亿光,毛利率27%,弘凯2021年前3季毛利达47.5%,代表弘凯成功区隔出高毛利的产品地位。究竟,弘凯董事长黄建中是怎么做到的?

在台湾做汽车业务出身的黄建中,2001年跟上LED产业的兴起,转赴中国深圳从生产耶诞灯、手电筒灯泡等LED产品起家,搭上当时火热市况的顺风车,弘凯仅成立第1年就赚钱。但黄建中并未自满于这笔顺风财,公司成立不久,他就决定往对品质有更高要求的车用领域走。尽管当时弘凯员工人数不到百人,且只有名车上的后煞车灯才会使用LED灯,他仍拍板决定,积极投入汽车领域的认证。

黄建中回忆,当时就连认证协会派来的专家都忍不住问他:「汽车用LED的比例很低耶,为何要导入?」但黄建中看好LED迟早会取代传统车灯市场,因此仍然计划导入车规认证QS 9000,最后在2003年正式成为中国第一家通过QS 9000认证的LED工厂。

早期打进Sony供应链练功

不过就算公司通过了车规认证,但因汽车零组件市场相对封闭,主要LED产品已被欧司朗、日亚化等国际大厂垄断,不论规模、客户关系,都不是身为小公司的弘凯可比拟,因此弘凯并未因为通过认证,就顺利争取到车用客户。

一时半刻找不到破口,怎么办?黄建中决定,先从车用市场以外的领域,寻找「高品质产品」的练功之处。他选定家电市场强攻,最后终于通过日本一线品牌的考验,在2005年正式打进索尼(Sony)供应链,成为其音响指示灯的供应商。这次成功经验,让黄建中重新燃起进军汽车市场的计划,不过这一个转弯,又磨掉了弘凯超过3年时间。

更多内容,请参阅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3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