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使用才安全!一張圖表搞懂常見「塑膠容器」
台湾新冠疫情趋缓,防疫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各种生活毒害却无所不在,尤其常用到的各类塑胶制品,是否有塑化剂?该如何使用才安全?林口长庚医院临床毒物中心主任、肾脏科教授级主治医师颜宗海在元气网粉丝团直播时强调,不是所有塑胶制品都有塑化剂,但所有塑胶材质都不可放进微波炉加热。
肾脏科名医颜宗海(左)与联合报企画直播主持人蒋宗裕,分享远离生活毒害的方法。 图/曾原信 摄影
热剩菜剩饭 要拿掉保鲜膜
现代人外食比例多,不管内用、外带或外送餐点,都常使用到免洗餐具、碗盘、杯子等,日常生活中也常用到许多塑胶物品,许多人担心这些东西可能含塑化剂,有吃毒下肚的疑虑。颜宗海表示,塑胶制品有1至7号,并不是每种制品都有塑化剂,只有3号PVC(聚氯乙烯)才有塑化剂;5号PP(聚丙烯)相对较安全,可耐高温到摄氏120至130度,但也不适合放入微波炉加热。
家庭最常用到的塑胶制品就是保鲜膜,常见晚上的剩菜剩饭会用保鲜膜包好,或用美耐皿器具盛装再放进冰箱,颜宗海提醒,隔天要再拿出来加热食用时,保鲜膜要记得拿掉,再放进微波炉加热;以美耐皿盛装的食物,必须换成瓷碗或玻璃碗盛装,否则美耐皿加热会释出三聚氰胺而易伤肾。
所有的塑胶容器都不耐高温,盛装热食应选用不锈钢、玻璃、瓷器等材质较好。 图/杜建重 摄影
少用保丽龙碗、美耐皿筷子
现在许多人会买超商微波即食品,虽然超商的微波加热,使用的材质及微波时间都经过计算,但颜宗海仍建议,不管它是使用PVC、PE(聚乙烯)等塑胶包材,还是要把外包装拿掉再放进微波炉加热较安全。
塑胶材质6号PS(聚苯乙烯)也是不耐高温,最常见的制品是保丽龙,颜宗海说,大家已较少使用了,但仍有少数泡面是保丽龙碗,应尽量避免选购。美耐皿同样不耐高温,提醒爱吃锅的人,不要用美耐皿的筷子,在热腾腾的火锅汤里夹食物。
颜宗海强调,所有的塑胶容器都不耐高温,盛装热食应选用不锈钢、玻璃、瓷器等材质较好。但瓷器要注意有颜色的图样在外面,才不会将重金属吃下肚。
车内瓶装水 温度高会变质
市售瓶装水最常用的是1号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材质,许多人会把瓶装水放车内,颜宗海说,PET也不耐高温,并不适合放在有时温度会过高的车内,虽然PET不会溶出塑化剂,但却可能有其他物质,如国外曾验出含有微量锑。
搞懂塑胶制品与运用。 图/元气网、资料来源:颜宗海
保温杯装热咖啡 尽快喝完
最安全也最环保的做法,就是自己带保温杯,但也有「保温杯不适合装咖啡、奶茶等饮料」的疑虑。颜宗海解释说,其实都可以装,重点是应尽快喝完。医学上有「危险温度」的名词,不是不能用保温杯装热咖啡、热奶茶,问题在于存放的时间与温度,若放太久保温杯内温度下降至7至60度的危险温度,就容易造成微生物污染。熟食便当同样要尽快吃完不宜久放,以避免食物中毒。
肾脏科名医颜宗海分享使用塑胶容器注意事项。 图/曾原信 摄影
至于保温杯的清洗,不锈钢的内胆建议用海绵清洗即可,避免用锋利的刷子刷洗,也不要太用力刷,若把涂层破坏掉,恐会有金属释出。不锈钢理论上应不会生锈,若生锈应马上汰换。还有许多人爱用科技海绵刷洗保温瓶、杯子等,颜宗海指出,科技海绵不要用来洗碗筷、杯子等食用餐具,只能使用于环境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