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眼压青光眼 视觉无声息流失

根据健保署2019年统计,台湾青光眼患者已超过30万人,其中50岁以上占了8成,是高龄者好发的眼疾病之一。西园医院眼科医师高玲玉说明,青光眼高风险族群包括:40岁以上、高度近视、长期使用类固醇、眼睛曾有外伤、虹彩炎、有偏头痛手脚冰冷且血压偏低、代谢症候群患者,以及有家族病史者。

高玲玉提醒,青光眼不容易早期发现,等到有自觉视力降低时,多半已是重度视神经萎缩,视野也明显狭窄。视神经一旦受损就无法再生,视觉功能也无法挽回,建议具有高危险因子者,应要每年定期量眼压、检查视神经及视野。

高玲玉说明,眼压来自眼内前房房水,必须维持一定的平衡,任何造成房水分泌过多或房水流通不顺,都会造成眼压升高。正常眼压维持在10到21毫米汞柱间,超过21毫米汞柱即可能是青光眼,但眼压的高低不是诊断青光眼的唯一依据,部分视神经耐受性较差者,即使眼压在21毫米汞柱以下,仍可能出现青光眼的视神经变化,亦即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青光眼是无法根治且持续恶化的慢性疾病,一旦确诊,务必不间断地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药物、雷射和手术。高玲玉提到,临床上有少数患者因不耐长期点药、无法忍受点药的不适感,或是长期治疗但视觉并无恢复迹象,因此中断治疗,导致最终完全失明,呼吁患者在考虑停止治疗前,应要和医生讨论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