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明德/民进党中常委7/19改选 「英派+正国会」将执政?
▲ 蔡英文(中)属「英派」,林佳龙(右)属「正国会」。(图/民进党提供)
7月19日,民进党将进行中央党职改选,除了产生2020年5月后新的派系权力结构,也将直接牵动2022年六都及县市长的提名。
媒体对这场夏日热战有所追踪,最新报导已揭示相关竞争的最新态势。最核心的中常委部分,各派系所能掌握的席次与人选已呼之欲出,我们也可进一步评估整体的权力生态。
依据报导,新潮流可以稳定取得三席中常委,人选是立委李昆泽、北市议员梁文杰与许淑华。
英派与正国会达成默契,将视投票情况互相支援,目标是各取得两席中常委。英派人选是立委苏震清与国策顾问黄承国,正国会人选是立委陈亭妃与现任中常委陈茂松。
若两派系投票过程有变数,有一票中执委票来自市长黄伟哲系统,将视情况加以「有效挹注」,达成各取得两席中常委的目标。
苏系人选是立委吴秉叡,但「没有与新潮流合作情况下」,无法保住一席中常委。对此,「蔡英文出手」,助苏系保住一席,这一票中执委票,同样来自市长黄伟哲系统。
海派目标是两席中常委,目前判断能取得一席中常委,人选未明。
海派跟绿色友谊连线目前竞争激烈,前者想的是两席,后者希望保住一席,正「互相挖票」中。
▲民进党团召开「抛弃宪政义务 破坏立院审查」记者会,立委何志伟发言。(图/记者林敬旻摄)
与之前判断不太相同的地方,有两点,非常值得关注。
某一媒体原认为市长黄伟哲系统是新潮流,现看来并不正确。因为目前确定其两票中执委票,「全交由蔡英文决定」,市长黄伟哲系统明显偏向英派。
第二点是苏系「没有与新潮流合作」。这形同宣告过去的「新苏联」已经没有联;与此同时,因「蔡英文出手,助苏贞昌保住一席中常委」,近期被外界视为稳固的蔡苏体制,未来将更加稳固。
学者施正锋教授曾提过,民进党创党后的整体派系运作,主要是依「新潮流/反新潮流」或「新潮流与非新潮流」的界线发展。
「英派+正国会」将执政 新潮流成反对派?
依据前述各派系的席次,目前可以判断新潮流及非新潮流的比例是3:7。换言之,2020年5月后,民进党内的执政派系是以英派及正国会为主的非新潮流系统,而反对派系是原新潮流系统。
这个新的派系权力结构成形,最先影响的除了党内日常事务,最重要的就是将协商2022年六都、县市长的候选人提名。因此从各派系的中常委人选,也可开始预测2年后的各派系的候选人规划。
当然,未来过程中可能还有各种变数与合纵连横,但7月19日的新中常委名单,已提供我们对未来判断的重要依据。
● 本文获授权,转载自《美丽岛电子报》,原标题为〈民进党中常委竞争的最新态势〉。
热门点阅》
► 林永颂/还原总统府现场 那天我回家跟太太说「今天蔡总统好凶」
► 蓬佩奥呛中国南海主权「非法」全文翻译 分析:美军将正面挑战共军?
► 朱学恒/摊贩不收三倍券?香肠伯每周周转十万多 现金调度直逼财政部长!
●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