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正确的「接触失败论」

(示意图/Shutterstock)

「接触失败论」(failure of engagement)已是近年美国全面调整对华政策,渐次将中国大陆从「竞争者」改为、「对手」甚至「敌手」的主要理由。这个理由的核心是「接触」(engagement)未能导致中共治下的中国民主化(即「和平演变」),反而被北京利用接触获得的资源实现崛起、熟悉国际组织领导权、甚至造成体系权力移转。而且接触浪费的时间,正好被「中国发展战略机遇期」所用。所以接触严重损害了美国利益长达20余年,应该赶紧掉头采取针锋相对、「全政府」、「全社会」、「全领域」的对华遏制战略。

接触失败论在各地早有先行者,而且内容可能更加细致。类似的例如「中国因素」威胁论与老字号的文明冲突论等等。彼等未能充分振作,可能是被另一个还未失势的「中国崩溃论」稀释。崩溃论否定「崛起」,强调的是包括瘟疫、难民等「低端威胁」,却又被「威权韧性论」(authoritarian resilience)挑战。所以接触失败论某种意义上的同义词,即是威权韧性论。

然而认为美国接触失败,罪在低估中共威权韧性,难免是事后诸葛。追本溯源,应该回顾冷战刚结束时提出的接触,到底希望达成什么目标,以免使「接触」赍志而殁,成为代罪羔羊。

「接触」战略最早源于美国民主党籍总统柯林顿,并且与「扩展」(enlargement)战略并行。柯林顿是第一位二战结束后出生的「婴儿潮」世代总统。这个世代有着美国再创高峰的自信,同时因为经历过越战与60年代的 骚动,乐观中也显露出世故与务实。这两个时代特质同时显现于「接触与扩展」中,甚至被部分学者称为柯林顿主义。

1996年台海危机前夕,白宫发布了《接触与扩展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报告指出此战略要达到之目标有三:强化军事与外交能力保障安全、打开外国市场促进全球繁荣、提倡民主。所谓接触,重点是强调美国全球领导地位与参与国际事务的重要性,驳斥孤立主义。接触的工具,除了严重紧急事态不排除单边先制,主要必须依靠多边制度的塑造。而所谓扩展,强调的是扩大国际民主社群与市场经济的影响。此战略是必要的,否则索马利亚、卢安达等灾难性事件会反复发生;此战略也有其成效,例如当时有30多个中东欧与拉美国家正在民主转型与巩固,俄国与东欧加入了美国领导的和平伙伴,有些国家正在加入北约。但是报告也警告,接触与扩展必须依照利益排序,因事置宜。

很显然,从制订当时的条件与目标来看,2000年之后在东欧与中东陆续出现的颜色革命甚至后来的「政权改造」,并不在接触战略的目标中。反而叶尔钦末期的俄国一蹶不振,小布希时代初期的美国更加自信,更常采用单边手段,包括北约加速东扩。可以说在共和党钱尼、伦斯斐路线下,接触已名存实亡,剩下的是单极权力的扩展,到欧巴马─希拉蕊时代,接触才有所恢复,但美国朝野分裂气氛高涨,国际局势也不复当年。

哈佛学者江忆恩(Alastair Johnston)去年夏天在著名的《华盛顿季刊》曾为文详细评论了「接触失败论」。他特别指明失败论者不仅假设1990年代接触战略就打算在大陆搞民主革命,这是移花接木的谬误;失败论又假定中国「被接触」后理应归顺「自由国际秩序」,是刻意简化问题。如笔者早前分析自由国际秩序所说,西发利亚主权制度、自由航行与自由贸易原则、个人主义的民主自由权利,是这个秩序三个发展各有先后的特征,三者今日的普适性与覆盖面也极不均等。不仅中国从19世纪「被接触」至今没能全面接受,霸主美国也多半也是「例外性适用」。何况「被接触」后民主倒退、民粹兴起的国家遍地都是,突出接触中国失败,主因其实是它未沦为「失败国家」。

「接触失败论」禁不起严格检证,但用以批判对手、推卸战略粗糙的责任,倒不失为政治正确的正论。(作者为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