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亚洲微软网路安全中心:一探网路攻击的未来型态!

记者庄友直新加坡报导

近年来网路攻击事件频传,且不仅只是像早期借由 E-mail、或是一些恶意连结获取个人资讯,从席卷全球的 WannaCry 与专攻政府的 Petya,甚至连防毒大厂旗下工具 CCleaner 都被植入恶意软体,可见相关的网路攻击已经更为组织、甚至无所不在。

本次也借由参访从 2016 年于新加坡设立的微软技术透明中心 (Transparency Center) 和网路安全中心 (Cybersecurity Center) ,借由其专为亚太地区提供资讯安全服务角度,以及微软亚洲智财与数位安全中心区域总监 Keshav Dhakad 的说明,了解微软目前对于网路安全的各项分析措施

▼微软亚洲智财与数位安全中心区域总监 Keshav Dhakad。(图/记者庄友直摄)

根据微软最新一季的全球安全情报报告显示,2017 年第一季亚洲地区遭恶意软体攻击的机率约占 20%,大约是全球平均的 9%;而前五名分别是孟加拉巴基斯坦柬埔寨印尼蒙古台湾则是占第 15 名,仅赢 12 名的中国,逊于 16 的韩国、17 的香港,以及最末 21 名的日本

▼根据微软在 2017 年 Q1 的全球安全情报报告可看出,亚洲遭受攻击最严重的国家,相对来说也是网路资讯环境与技术相对发展较低的国家,台湾则是位处第 15 名。(图/取自官网

从这个数据分析,可发现对网路安全有相对成熟的应变知识以及防范措施的国家,在成功阻碍受攻击的机率自然会大大降低。而 Keshav Dhakad 也指出,目前世界形态已经进化至自驾无人车、机器人、3D 列印,以及 IoT 物联网等不同数位型态

另外,从统计报告可发现,大数据(Big-Data)资讯量在 2016 年仅有 0.16 Zettabytes(简称 ZB,资料量为 TB 的十亿倍)、2013 年则是 4.4ZB,估计在 2020 年,将会达到 50ZB 的广大资料量。从这个角度看来,不仅存放在云端上的资讯变多了,相对来说针对网路的攻击自然会更加强烈。

从早期 2003-2004 年大多仅是针对单一电脑零星攻击,而 2005 至今已经慢慢变为恶意勒索软体,或是针对企业的等组织化攻击,预估在 2012 年往后推,将会有更多大型、针对国家、甚至恐怖主义形态的网路攻击出现。

以亚太地区为例,目前最容易受到恶意软体攻击的,大多是以可疑网页广告、盗版等非法来源软体下载,几乎占了 100%;使用来源不明的盗版软体,则是占约 92%;至于光碟部分,则是因为云端与网路化的因素,下降至 61%。

Keshav Dhakad 也表示,目前微软旗下也能透过 Microsoft Digital Crimes Unit(微软数位防治中心,简称 DCU),透过侦测全世界恶意软体的发生率、来源走向,并与国际刑警组织机构合作,共同防范大规格恶意软体、甚至是儿少性侵照片等网路犯罪现场也直接示范借由 DCU 侦测并抓出目前各国受到恶意软体攻击的次数等相关资讯,不过碍于机密问题,仅能显示大略图片。

▼Microsoft Digital Crimes Unit 可借由大数据的分析,目前也有和国际刑警组织,以及各家企业(甚至趋势科技)共同合作。(图/记者庄友直摄)

▼虽说详细的运作示范无法拍摄,但微软 DCU 可即时侦测、分析目前全世界的网路攻击概况。(图/记者庄友直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