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陈胜朗专栏/外力干涉我国核武研发经纬(血泪篇)(五之一)

行政院原子能委员会核能研究所。(本报系资料照片

下列报告编者节译和注说自美国William Burr先生编辑,于2019.6月发表:美国对台湾核武计划情资掌握与干涉( Taiwan's Bomb -- the National Security Archive)的内容情形

一.绪言 1971年,美国在台湾大使馆于「适合核分裂材料(注说:Pu-239,U-235和U-233)」的警告中得出结论,台湾在1978年仍持续「选择开放」武器研究计划,在经由中情局的关键渗透人的举发后,迫使台湾政府终止核武器的研究。 (编辑注释:如果没有联邦工作人员,尤其是国家安全档案馆的档案员和解密官员的努力,本报告中任何依据文档都未能使用。) 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美国政府官员担心台湾领导人可能会做出发展核武器的「基本决定」。国家安全档案馆今天(2019年)首次公布的文档表明,美国华盛顿一直努力监视世界军事和科学研究,并在他们认为台湾的核研发工作走得太远时进行干预。 本报告提供了迄今为止最全面的台湾核武计划说明,其中部分资料是经由国家安全档案馆解密后获得的。

台湾核武器计划发展的一个关键时刻是1987年10月,美国中情局对台湾的核核能研究所所长张宪义上校进行渗透。张某认为该核武器计划可能危害他的国家。 报告内提供了张某详细的揭发情形。 迄今张某在美国国务院(State Department,DS)与中情局(CIA)的互动关系情形档案仍然被严谨地保密在政府档案中,但今天的公告包括有关他行动后果的解密档资讯

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美国政府官员担心台湾政府可能秘密获得生产少量核武器的能力。 根据国家安全档案馆首次公布的1978年9月解密电报指出,美国政府还不能确定蒋经国总统是否作出了发展武器能力的「基本决定」,因此,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提出一项提议,即派出一些美国科学家在台湾的核设施驻扎。但认为如果中华民国要朝这个方向前进,将会以一切代价向我们隐瞒他们的努力。

在台湾派驻一些美国核科学家的提议从未实现,但在1978年前后的几年里,美国政府官员一直在观察台湾发展核武器能力的秘密计划的迹象。1964年10月,中国大陆首次在洛普努尔(Lop Nur)试验核爆后不久,美国外交官情报官员就意识到了核武器的效益。为了遏制中国的攻击,台湾军方蒋介石总统的指示下,核计划成为主导作用。1971年,华盛顿开始与北京建立关系正常化,1978年与台北完全断绝了正式外交关系,此后,台湾军方对核威慑兴趣仍续进行。

美国政府官员认为,即使使用核武器也会使台湾的安全情势恶化,并使美国在与台北保持经济和安全关系的同时,与北京关系正常化的努力复杂化。前者依赖华盛顿获得安全支援,因此,每当中情局和国务院官员意识到有关核武研究的活动时,美国就会在台湾的核决策中发挥有影响力的作用。

隶属军方的中山科学研究院(CSIST)(简称:中科院筹备处院长唐君铂将军)自1966年成立以来,一直指导核武器研究。 CSIST在进行武器研发的单位为核能研究所(INER)(简称:核研所,所长钱积彭博士)。根据公布的解密文卷之一,一名台湾官员解释说,INER是原子能委员会的「女儿」,而与中山科学研究院「结婚」。 这种关系使CSIST得以在没有任何民意监督的情况下提供INER工作人员工作薪资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