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陈胜朗专栏/外力干涉我国核武研发经纬(下)

1989年4月11日国人自制、由中山科学研究院航空中心制造经国号战机(IDF)零组件包机工厂。(王兴田摄)

(三) 民国七十七年间

1.背景

核研所成立以来在核反应器的设计建造能力,经由TRR的参与,微功率反应器(ZPRL)及水锅式反应器(WBR)等不同类型的先后自力完成,在在显示出已累积相当厚实经验及信心,是以于七十三年间也曾进行改良型小型动力反应器研发计划屏东计划)的推展工作。再者,约在同一时段内,对于核原料、燃料的研制能力与设施也分别设置。其中对于氧化铀的提炼、纯化、转化、浓缩也进行实验,如海水提铀、溶剂萃取法的浓缩计划,另外并与南斐进行氟化铀技术交流合作计划。而对于相关研究,外力仍甚为关注,并以核研所同仁发表海水提铀研究计划中论文「有机吸附剂」,称其可供从事铀浓缩-235为由要求停止进行有关研究。

民国七十二年初,为维持及整合核研所多年来所建立的能力与人力,加之外力一再施压要求将TRR乏燃料移运该国,逐进行所谓037专案计划,以所址场地(龙园)为考量实施规划对于核物料『钸』的炼制规划设计,但不予设置有关装备的工作,期在国家面临急迫危机需要时考量实施之用。

民国七十三年九月,核研所张宪义博士由研究员调升为副所长,但于七十七年元月十二日张员突未依规定销假上班,且其妻女举家亦下落不明,经多方查证,确定已潜逃赴美。

2.外力干涉经过

中科院调查专案小组报告张员潜逃一案得知,由于其脱逃作为系经两个月之规划,同时位居副所长职务,致造成外力对我干涉之借口及要求范围,实难想像。在七十七年元月二十日美驻台丁代表面见我高层长官,提出毫无谈判余地的『协议书』要求于一周内签字。

美方专案小组人员系在张员失踪未上班时的该周周末,即抵台湾,随之对于核研所所有重要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同时包含所址外之场地,并且在后续半年内约1至2个月即来一次,直至七月更要求对核研所特殊专长单位人员进行面谈及提供学位获得等资料,干涉之广度与深度以及密集性,就国家尊严而言,情何以愖!而为期并持续长达三年之久。

本次我被迫执行之措施为:

1)钸化学实验室的程序设备均拆除。

2)原供为钍铀转化设施装置用的94、95热室内予于灌入发泡水泥破坏,中科院龙园场地有关热室设施亦予于灌入发泡水泥破坏。

3)所有重水、热室拆卸下的铅玻璃机械手、随同执行中的TRR乏燃料第六、七梯次运美(宏全计划)储存。

4)化工组进行之年度各项研发计划之目的、参与人力、使用主要设备机具名称等资料提出说明。

5)对台电破损燃料运至核研所之情事提出说明。

6)核能研究所脱离国防部中山科学院管辖。

3.对我国核能研究影响

基上,受外力的一再干涉,核研所重要核能物质的被取走,重要的核燃料循环有关设施被迫彻底拆除,同时单位必须归建原子能委员会,至此,对于核燃料循环的研发工作,必须完全停止,核研所原所负责之特殊任务亦告中止。所幸,核研所自筹建至此阶段的能力表现及对国家的贡献,在七十七年度立法院会议上颇获朝野立委所肯定(有会议记录)。

危机也是很好的转机,回顾多年来核研所在研发工作上的推展变动,与当今国际上类似核能研发机构的任务领域之走向亦颇为一致,即除完成早期阶段性任务工作外,于归建原子能委员会后近二十余年来,更是配合我国原子能科技发展政策推展不遗余力,其中,除致力于配合国内核电厂运转和除役之核能技术的建立与应用外,对于原子能在核医、农、工业界学术界等应用亦多方提供服务,近数年来,更将建立的核心技术转化在新能源与环保等领域的研发方面,且不断地将研发技术成果转移民间,为国内产业加值及经济发展与国人健康贡献心力

另外,核研所在研发历程先后所建立的核设施将近四十座,由于计划任务的完成或停用,后续所需除役清理费用与时程,必须佐以相当人力、时日及经费,此仍有待政府与既有工作同仁在我们这一代予以规划执行完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