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刘良升专栏/闲谈美国的苗族

苗族少女在贵州一非遗歌舞展演活动上表演苗族踩鼓舞。(新华社资料照片)

我刚来美国读书的时候,在周末收看电视国际频道中发现有一群自称Hmong的亚洲部族,他们穿着的传统服装很像台湾的原住民同胞泰雅族,这引起了我莫大的兴趣。随年岁增长,始了解到Hmong族正是苗族分支的别名,而泰雅族人与苗族经过历史学者李敖先生的考证,在数千年前竟是出自同源

苗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自古就与汉民族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关联。很多历史学者认为苗族正是和黄帝公孙轩辕氏,在涿鹿对战的蚩尤后人。在明朝末年时,当局为了区隔生苗」(简言之,不愿屈从朝廷苗人)和「熟苗」(归顺朝廷的苗人)的部落,首先在湖南省和贵州省交界山区建立一道长约一百九十公里的边墙力行「蛮不出境,汉不入峒」的消极隔离政策

迈入十八世纪末,苗族同胞不满清政府的高压统治,展开了长期对抗。由于苗族好汉是山区最佳的游击战士,奉行「官有万兵,我有万山,其来我去,其去我来」的铁律苗军来去无踪,飘忽不定,时而化整为零,时而合零为整,着实让清朝官军防不胜防。最后清政府效仿明朝的战略,增修以明朝为基础的边墙,断绝苗族战士神出鬼没的伏击,从而也彻底切断苗部对外的贸易补给线。故而在现今的华夏大地,历经战国、秦、汉、隋、金(金国的西北边墙)、明,清所构筑整修的万里长城防御系统之中,唯一位在长江以南的就是这条南北走向,替中央当权者封锁抵御苗族的「苗疆长城」。

苗族在清廷坚壁清野的战术坚持下,一部分族人顺服清廷,其他则在部落首领的率领下,向南翻过了广西省境的十万大山,离开国境线进入了现在越南北部、寮国(又名老挝)、泰国、缅甸交界的山区,他们摆脱了当时中原帝国的迫害,在中南半岛北部山区的新家开启全新的农耕生活。

时序游移到一九六○年代初期,越战方兴,最初决心铲除在东南亚国际共产势力的美国政府,看上了坚决反共的寮国苗族王宝将军(Vang Paul,其姓氏的拼法为Vang,就是汉语中的王姓)。时称「苗族雄狮」的王宝将军带领着血液中富有游击英雄基因的苗族战士,接受美国CIA中央情报局直接的军事援助、训练和指挥,他们与东南亚共产党部队交火保卫家园战果让美国政府非常满意。可是独木难支,局部的胜利并无法挽回整个越战的颓势,一九七五年柬埔寨、越南、和寮国相继沦陷于共产政权之手,王宝将军的残部协同部分族人,撤退到湄公河西岸仍属于寮国国土的狭长带状地区,和穿越进入泰国北境金三角地区,继续负隅顽抗多年。当时苗族的反共军事据点,正巧和已化作泰北山区民众自卫队原属李弥将军的国民政府泰北孤军部队的防线,在泰寮边界间仅仅隔着山头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