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三峡论的省思

1996年9月,已故历史学家唐德刚在《传记文学》发表《中国国家转型论》,首倡中国由千年帝制变为共和民主体制,需要两百年的转型期,穿越艰难曲折的「历史三峡」,是为「历史三峡论」。

不同于中共的唯物史观,唐德刚的「历史三峡论」将中国5000年历史分为古代、中古和近代三个阶段,以及前后两个转型期。第一阶段是先秦的封建社会,第二阶段是皇权农业帝国,第三阶段是民权开放的工商社会。第一个转型期从战国到秦帝国,大约300年,此后即进入长达2000年的皇权农业帝国时期。第二个转型期从1842年鸦片战争开始,约需200年时间,即到21世纪40、50年代,中国才能转型成为现代化国家。

关于第二阶段的转型,唐德刚曾经这样描述:「我们这条『中华文明号』大帆船,于1842年自夔门进入三峡,顺流而下,千里江陵漩涡,真是惊险莫名。沿途且修且补,并改造加装新式马达,实在艰苦不堪。计从巴峡穿巫峡,一路上我们从一般乘客中临时培训的传统梢公西式舵手,又逢滩必换,遇峡即改。而顽固的梢公、幼稚的舵手,才能不同,个性迥异;把舵争权,又各不相上下。以致逢崖触礁,遇滩搁浅。」

文章说,西太后、孙、袁、蒋、毛、邓便是这条破船上颐指气使、发号施令的梢公和舵手。而乘客之中,又各私其党,嘈嘈杂杂,莫衷一是,弄得船翻船漏,溺尸如麻…,我们通过这条历时200年的历史三峡,真是惨痛不堪!」

如今中国历经毛的文革沧桑、邓的改革开放,几十年的跌跌撞撞,无数条人命的惨痛代价,终于迎来前所未有的新时代。习近平十九大的政治报告,誓言要在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强国」,他对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的政治理想,作出许多详尽的设计与施政规画。有人称之为习氏的〈礼运大同篇〉,也有人感觉俨如《三民主义》正在华夏大地实现中,国际舆论更是充斥着「中国赢了」、「中国醒来」的呼声,一时间仿佛中国已经从「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走到了「从未像今天这样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刻

然而唐德刚倘地下有知,看到如此的兴旺盛况,欣慰之余恐怕还要带着些许的担忧吧!须知「历史三峡论」原是他「积数十年治学教学所得」留下的一份遗产,希望国族命运经过这样一番痛苦的转型,能够变5000年的「帝王专制史」为今后5000年的「民主政治史」,只因他相信「300年来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取向,也是中国近代政治社会转型的主要目标,便是由无限制的极权,转向有制衡的民权。 」

无如十九大后的政治取向,却是以民族复兴为名,坚持党对一切的领导,压制异见,扫除路障,把党的极权与个人的崇拜推到极致。如此万马齐瘖的景况,就连大陆知识界都难以认同,遑论台湾社会!

毫无疑问中国已经崛起,而且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了强起来的境界。然而GDP是一回事,如何释放民间活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则是另一回事。所谓的综合国力不仅是政经军武,还要有开放的思想、丰富的文化与多元的价值等软实力相匹配,这些都不可能只靠党的极权与领导人英明就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