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片为证 成都发现汉代乡里

历经半年考古,雄安去年共发现263处文化遗存。图为2016年河北柏人城遗址考古工作者在现场进行发掘工作。(新华社资料照片

大陆考古又有新成果四川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郫县古城遗址附近发现,一处距今约4500年战国晚期至东汉时期的遗址,可能是秦灭巴蜀以后,移民及其后裔的聚落,还有刻有「X子乡字样的汉代陶双耳罐,证明这片遗址就是「乡一级」的基层聚落,以「铭文」形式例证聚落等级,在汉代考古中十分罕见。

指路村遗址距离古城北城墙约100公尺,该处的汉代地层堆积引起考古学家注意,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成立考古团队,从去年6至10月,总共历时116天,针对几处秦汉堆积丰富、埋藏浅的遗址进行挖掘工作,实际挖掘面积为700余平方公尺。

四川最早乡、里遗存

考古遗址现场负责人杨波表示,郫县古城与周边位处成都平原核心地带,历史文化绵延不绝;此次挖掘共发现两处房址、两口水井、一条道路,及窑址、瓮棺、灰坑遗迹,除了少量明清时代的遗存外,其余全为汉代遗存,堪称成都平原见过最好的战国秦汉时期聚落遗址。

近几年,成都平原出土的汉代遗存多为汉墓,但秦汉时期的聚落形态一直缺乏考古依据。如今,考古团队在指路村遗址发现,埋葬在汉井中的陶双耳罐上,刻有「X子乡」字样,不仅证明这里就是汉代最基层的聚落,也是四川目前发现最早的乡、里级遗存。

马车青铜佐证历史

令人好奇的是,究竟是谁居住在如此完善的聚落?考古团队推测,从出土文物来看,遗址可能是战国晚期,秦灭巴蜀后的移民及其后裔所留下。杨波指出,当时的移民可分为屯兵、将罪犯家眷迁到巴蜀地区移民支边,以及将六国剩下的民众迁移此处统一管理;据推测,「X子乡」的「子」可能是分封的爵位名,指路村遗址或许就是六国时,从某个王公贵族封地迁移而来。

走进聚落,有一条用鹅卵石铺成的道路,鹅卵石虽遭严重破坏,仍有一定的排列规律,上面还分布着大量陶片板瓦等,两侧并设有排水沟,杨波指出,「从道路宽度设施处理来看,可以推测是这个聚落的主干道。」道路附近还有一枚用于汉代马车上的青铜材质车盖零件「盖弓帽」,团队兴奋表示,汉代能使用这种车辆者,有一定的身分地位

此外,聚落使用「陶质井圈」修建水井的先进技术,当时的人们只要透过井圈过滤,即可喝到洁净的饮用水

为求深入了解汉代「乡一级」的聚落布局功能分区与日常生活,考古人员已申请5年的长期深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