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考历史出题多推论 学者批:以政治私欲污蔑考题
今年大学指考历史考题单选第6题,出现民众头戴草笼游街示众是在什么时代,历史学者认为,如此出题根本是在污蔑历史专业,因为历史讲究事实,没有可能与推论。(李侑珊翻摄)
指考历史第11题同样也是以推论的方式询问考生,同样引来学者批评。(李侑珊翻摄)
末代大学指考今(30)日进入最后一天,上午首科历史考试出题,高中老师普遍认为政治性高,单选题出现民众头戴草笼游街示众是在什么时代,以及来自中南部的工人听的台语歌,反映的是什么背景,更有文史题语境将台湾与中国并列独立。学者认为,历史讲究事实,这些题目都是「可能」,是以一己政治偏见和私欲在污秽考题。
指考历史单选第6题题目描述,同学们讨论时事,主张「总统制」才是真平等,但该生因言论遭警察拘留,且被绳子捆绑,头戴草笼游街示众,后来以冒犯统治者的「不敬罪」被起诉,虽因他不到法定年龄而未被定罪,但仍遭到退学的处分。考题询问这种情况最可能发生于何时的台湾?答案选项包含:(A)台湾民主国时 (B)皇民化时期 (C)二二八事件时 (D)美丽岛事件时。
另外则有单选第11题,题目描述在一个深夜,在工厂旁的面摊上,刚下工的工人相聚聊天,而黑白电视萤幕上,台语歌手正唱着刚推出的新歌,倾诉离开中南部农村来到都市打拼的工人,思念家乡的双亲和恋人的情怀。工人听了,不禁流下泪来。这种景象最常见于下列哪一时期? (A) 1930年代日本政府推动工业化政策 (B) 1950年代政府推动第一期经建计划 (C) 1970年代实施第二次进口替代政策 (D) 1990年代推动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
单选第17题则是提到源自云林麦寮的雷厝遗址文物,遗址年代距今约540到340年间,出题逻辑同样如上,也是推论,题目写着:「推断这个文化以与中国有交流」。
另外则有多选与非选择有大量题组以明清史来考台湾,其中非选题共四大题,第一大题为明代学者关于「东番」记载,三大题主题则是唐代、欧洲与近代史史观描述,由此可见台湾史与其他考题占比相当。
论究今年的出题方式,嘉义大学应用历史系教授吴昆财表示,历史学的第一要求是真实,已发生过的事实,绝不能想像所谓「可能」,不是写小说。
吴昆财提到,单选第6与第11题都是假设,都是没有发生过的事实,历史不能考假如,考题如此铺陈,仿佛是出题老师在演穿越剧,因此建议出题者当电视编剧,制作历史穿越剧,肯定名利双收。
「既然是推论,选第6题的答案干脆列一个E选项,民进党执政时期,没有发生的事实,大家都可以想像。」吴昆财强调,历史学绝对不能以「假设」来问学生,更不能当考题,「这种考题是不懂史学的外行人出的!」
对于考题中不断出现台湾与中国并列的陈述方式,吴昆财直言,这种考题是污辱历史教育,是以一己政治偏见和私欲的污秽考题,想要擡举台湾与大陆的对等地位,目的想要建立台湾主体性,「他们都搞错一个概念,台湾每个人都有主体性,本土意识与主体性更不代表台独,有主体性也不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