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崩溃后...台湾为何走向「光复」而非「独立」?

▲总力战台湾──日本殖民地的崩溃。(图/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提供)

文/节录自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总力战与台湾──日本殖民地的崩溃》

本书是第一部对日治台湾后期的战时社会政治,作系统性、全面性的研究之作。作者近藤正己教授不取前人惯常从日本帝国主义军事失败的角度,而是从「殖民地本身」的视角探讨日本殖民统治的崩溃。本书指出,战时的「总力战」(总体战体制对殖民地台湾的全面动员,是殖民统治崩溃的重要因素。作者在全书之两部分别从日本在台湾的殖民地战时统治,以及台湾人中国进行的抗日运动这两个深具历史意义面向探究日本在台湾殖民统治崩溃的完整样貌。丰富史料的运用,为本书另一特点。书中使用的第一手档案文献、公私文书,极为全面且多元,诸如日本内务省、外务省、台湾总督府的各类档案与文书,户籍簿,中日文杂志、报纸,相关人的日记、当事人访谈纪录……综观全书,本书既有宏观理论建构,亦有微观精采描述,其诠释观点建立在扎实深厚的史料基础之上。

阅读本书,读者定可感受到作者细究人事物的来龙去脉及其运用史料的细腻功力。特别是论及皇民化运动部分,揭示殖民政府是如何执行集体移住、改姓名、待遇改善、精神教化、军夫动员等措施,以及其过程及成效,使读者得以全面了解日本的皇民化措施,对台湾当时及其后来所带来的广大影响。

序论 近藤正己

我们习于从帝国主义日本的军事性败北,来考察殖民地的独立,而缺乏从殖民地本身的观点切入。众所周知,日本的殖民地,一般是透过将其作为战争战利品的方式而获得的,因此在这样帝国里成长的人,自然就接受了战争败北与丧失殖民地之间的连结。

更有幸的是,以1945年8月15日为界,日本得以将殖民地从本国领土切除,就如同蜥蜴断尾逃生一般。帝国主义日本经由切除殖民地这条尾巴,成功地变身为战后的日本,并且打算漠视曾经统治殖民地的历史事实。然而,其代价是,日本必须面对旧殖民地人民对日本战后处理所提出的异议

日本的军事性败北导致放弃殖民地,就事实而言,这是正确的。不过,这样的认知欠缺以下两种观点:其一,否定了殖民地的统治是建立于统治民族与被统治民族的对立之上。换言之,在将殖民地统治的结束归因于对同盟国的战败的思考理路中,欠缺事后处理统治与被统治对立关系的观点。这也是日本连进行殖民地统治的道义责任,都打算「放弃」的原因所在。其二,这样的思考理路强调殖民地的独立是他律的,也就是被赋予的,导致旧殖民地人民的主体性显得非常薄弱。

事实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帝国主义统治下的殖民地即相继独立。殖民地脱离帝国主义,是一个不问战胜国或战败国的世界史现象。不论胜败所展开的殖民地独立,其重要原因可归结于战争时采取了总力战(或称总体战)的形态。

所谓总力战,指的是为了实行战争,对国内政治以至经济的所有资源,均加以动员的战争形态。战争一旦扩充至世界性的规模,就必须要动员殖民地人民来作为兵力或劳力。在殖民地统治中,对殖民地的战争动员,是造成帝国主义统治相对下降的主要原因。然后,随着总力战程度的加深,必然导致殖民地的崩溃。

本书即打算从这个角度来考察1930年代中期至1940年代前期――世界性规模的总力战正在进行的时期――产生巨大变化的台湾。本书要探讨的课题为:对殖民地台湾而言,战争具有什么意义?战争如何与殖民地的崩溃产生关联?

那么,日本近现代史中,是如何看待战争与殖民地的关系?关于1930、1940年代战争的研究,在日本史学界以较完整的形式出现,应是起自出版《走向太平洋战争之路》(朝日新闻社)的1960年代以后。参与其中大批研究者的共通研究课题,在于究明日本为何走向战争之路?是否没有阻止战争的途径?他们的研究,深切反映了追求和平、反省战争的态度。由此产生了所谓的连续、非连续论争,即究竟是将九一八事变以后的「十五年」当作一贯的脉络来思考?还是应将「九一八事变」、中日战争、太平洋战争当作个别的战争来思考?对战争的命名,也对应此论争而出现了新名称。

1970年代以后,试图从亚洲内部讨论战争的趋势高涨,这是在此之前所欠缺的观点。《太平洋战争史》(青木书店)在关注亚洲诸地民众之同时,对「满洲」、台湾、朝鲜等战时的殖民地也有专章论述。其中并描述了超乎日本本土的经济掠夺,以及「皇民化」政策所带来的思想统制之严酷状况等。

上述研究的背景,是因为对日本政府战后处理所提出的异议已成为当时的社会问题:如台湾人战争死伤者的补偿要求、库页岛的朝鲜人问题、旧殖民地人民的「轰炸受害者」问题等。之后,还陆续浮现强制征召、从军慰安妇等问题。这些都是日本被迫面对的现今课题,而问题的症结即在于它们都是因战争而起的。

自1980年代左右,日本国内开始认识到此时期殖民地研究的重要性。最早登场的作品是内海爱子、村井吉敬的《赤道下的朝鲜人叛乱》。1980年代后,随着天皇制议论的高涨,历史学研究会提出了「皇民化政策」的课题。以此为始,皇民化政策作为日本殖民地统治政策的典型,开始汇聚了大量的焦点。皇民化政策被理解为「与一般帝国主义的民族抑压政策,在本质上有所区别 …… 以『天皇信仰』的强制为主轴,试图在短时间内达成抹杀民族」的政策。然而,对于皇民化政策的实情,研究者之间的事实认知有极大差距:有人强调它的「蛮横且不合理」及狂暴性;但也有人认为,尽管实行皇民化政策,殖民地人民「就民族的内在而言,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这种情况下,宫田节子的《朝鲜民众与「皇民化」政策》,经由探究殖民地兵役制度施行的过程,阐明了构建皇民化政策主体之一――军部,它扮演的角色成为重要的研究之一。

1992年,岩波讲座《近代日本与殖民地》(全八卷)开始刊行。这是首次将各个研究者所关心的问题或个别的研究,汇整为整体性的日本殖民地研究群像,因此具有很大的意义。该丛书由国内外殖民地研究学者汇撰而成,提出了「去殖民化」的新课题,采取了殖民地相互比较的新研究方法等,大幅超越了以往的研究水准。1930年代后期至1940年代的战争时期,以「战时体制下的动员」为题,被编入了第五卷的《膨胀帝国的人流》。但是,其中并没有包含台湾。

战争时期的殖民统治相关研究,是以皇民化政策的分析或劳务动员为中心。不过,这些研究还处于究明实态的阶段,要有所突破,首先必须进行切合历史状况的研究:皇民化政策为何在1930年代的殖民地登场?为何必须短时间、暴力性地展开?作为政策客体的殖民地人民,又如何对应此政策等等。

再者,战争时期殖民地统治的抵抗运动,其研究现状又是如何?在台湾近现代史研究方面,已有许世楷若林正丈等以民族运动、抗日运动为观点的研究成果。许世楷的《日本统治下的台湾――抵抗与弹压》,发掘出台湾总督府警务局的极机密资料《台湾总督府警察沿革志》,并依据这份官方资料,描述了1895至1902年、1913至1937年期间的「抵抗」。此外,若林正丈借由对《台湾总督府警察沿革志》的详尽研究,而能脱离官方所描绘的运动观,并将许世楷所欠缺的中、台关系观点加入论述,突显出台湾「抗日民族运动」所蕴含的复杂而多义的思考面向。然而,上述的运动研究,如同《台湾总督府警察沿革志》的记述,结束于1937年8月的台湾地方自治联盟解散,在史料上受到很大的限制。

另一方面,在台湾有关战争时期的研究,一直被放在日本侵略中国和中国抗日战争的架构中讨论。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编纂的《台湾省通志稿》,是将台湾人在抗日战争下的中国所展开的运动,放在〈光复志〉,而非〈革命志‧抗日篇〉中叙述。换言之,它不是被定位在殖民地统治下所展开的革命斗争史,而是被定位于从日本帝国主义取回台湾的中国国民党政府的业绩当中。即使是现在,强调「血浓于水」的中国本土与台湾的纽带关系;或是采取「中国」国家看法的「台湾光复」观点,仍旧是一般的通论。

1990年后,出现家博(J. Bruce Jacobs)以此时期的台湾人与中国国民党关系为题的新研究。研究中,家博将在大陆参加抗日运动的台湾人称之为「半山」(Banshan ren),但本书并不采取这样的立场

台湾共产党员之一的苏新,在中日战争后,以「庄嘉农」的笔名撰述了《愤怒的台湾》一书。其中,将国民党所主导的运动总括为「尽了台胞对祖国应尽的义务,对于抗日战争有了相当的贡献。不过,因为一些干部在国民党内外滚来滚去……不顾到国家民族的利益」。

岛内民族运动右派的蔡培火、陈逢源、林柏寿、吴三连、叶荣钟等执笔的《台湾民族运动史》,则完全未触及中日战争以后的事。由此可见,战前的运动家们,也并非站在脱离党派的自由立场来进行运动史的叙述。

在中国大陆,因「是少数人的政治集团,脱离了台湾的人民大众,尤其是没有在台湾生根,因此对台湾人民本身的革命运动,没有起多大作用」的否定性评价,在战后持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文革结束后,一改党派性的单面评价,也出现了其为「爱国抗日团体」的积极评价。

如上概观其研究史可知,关于中日战争时期台湾的研究,乃是以皇民化政策与台湾人在中国大陆所展开的运动为核心。

本书不将上述两者视为个别问题,而希望采取如下的统一观点。

至今(1996)为止的研究均认为,台湾的抗日运动在1937年撤销台湾议会设置要求的阶段,几乎就已经结束了。15 然本书则立足于抗日运动乃从台湾转向大陆,隔着台湾海峡展开与日本殖民地主义对峙的观点,希望从日本殖民地主义的战时统治,以及台湾人在大陆进行的抗日运动两个方向,反映出殖民地台湾逐渐崩溃的样态。

在这样的构想下,本书采取以下的分析视角。

首先,将问题的焦点放在摇撼战争时期台湾并导致殖民地崩溃的势力。在本书第一部中,必须了解酿成战时体制、实行战争的势力――军部的动向。其次,在洞察与军方的关系之后,有必要将推动「南进」政策的台湾总督府作为讨论主题。日本中央政府自1930年代中叶起,亦将「南进」定为「国策」,与「北进」政策并行。「南进」是此时期殖民地台湾的重要课题。因此,以「南进」为主题,将使台湾与中央政府之关系纳入本书的研究范围。

再者,进入总力战阶段之后,殖民地统治即进入总督府与殖民地各个人民直接对决的阶段。军部或总督府为了实行总力战,有必要订定驱使殖民地人民参加战争的政策,这就是「心的动员」。台湾是由占人口九成以上的汉民族和几个百分比的原住民所构成的复合民族社会,台湾总督府对其进行分割统治,此「心的动员」也依照不同的途径实施。

实施「心的动员」后,接着就是将「人力」和「人命」驱向战争。让殖民地人民大规模地参加战争,是以往的殖民地统治未曾出现的新局势。本书将一面检视帝国日本对此局势所采取的措施,一面讨论战争时期的日本殖民地主义。

本书第二部,主题转往中国的抗日运动主要政治势力,如台湾义勇队、中国国民党台湾党部、台湾革命同盟会,分别探究他们如何试图解放台湾。即,台湾义勇队如何参加正不断遭受侵略的中国之抗日战争?如何试图建立解放台湾的军队?又,中国国民党台湾党部为了不让日本将台湾用于中国侵略,进行了怎样的工作?另外,亦探究台湾革命同盟会如何统一台湾解放运动的诸势力?如何描述、实行其解放愿景?接着,阐明与上述台湾殖民地解放运动密切相关的中国方面的动向,以便了解为何殖民地的崩溃是归结至「光复」(回归中国)而非独立的过程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