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收转诊部分负担将纳补助 民团忧:仍有经济弱势无法被接到

卫福部16日预告部分负担调整方案,未来慢性病连续处方笺、检验检查将不再免费,大医院药费上限、轻症挂急诊的部分负担也将调高。(本报资料照)

部分负担调整方案。(图/卫福部)

卫福部16日预告部分负担调整方案,未来慢性病连续处方笺、检验检查将不再免费,大医院药费上限、轻症挂急诊的部分负担也将调高。针对经济弱势,部长陈时中今表示,正订定办法补助中低收入户转诊后增加的费用,让影响降到最低。不过民团仍担心会有「分级国民」的可能性,原因是并非所有疾病都能在小医院处理。若只处理中低收,仍有7%或更多的经济障碍者没有对应的配套,这些对象包括边缘户、家庭疾病型态复杂者,需要卫福部细致评估因应对策。

陈时中今表示,对于中低收者,卫福部正在订定办法,因应中低收入户可能家户负担变重,若能配合分级转诊,转诊到医院而增加的部分负担费用我们(卫福部)会补助,希望让影响降到最低,这也是消费者在反映的事。健保署长李伯璋也说明,未来民众只要符合「全民健康保险经济困难认定标准」,就能申请转诊补助,相关的申请流程、申请表格仍在研议中,预计本周就会出炉。

对于卫福部将拟定中低收补助办法,医疗改革基金会执行长林雅惠表示,卫福部有开始想要面对民众的经济困难议题,不过这样的作法仍有限制存在。首先,不是所有疾病都可以在地区医院、基层医疗处理,补助转诊后的部分负担,前提是假设疾病都可以在小医院解决,「难道会先把病人转到地区吗?」,质疑仍有分级国民的概念。

林雅惠表示,按照过往的论述,若补助只能涵盖到中低收入户,无论是官方、民间的研究调查,这只关系到人口的3%,仍有7%,甚至更多的经济障碍的没有配套,仍有许多人无法被接到。

有鉴于此,林雅惠呼吁,在医疗行为上不能只用经济划分,还有家庭的疾病型态,假设民众有多种共病、家庭成员多人生病,累加起来仍有压力。在高龄社会中,共病的人口越来越多,医疗诊断也仰赖检验检查来辅助,对于这群人来说,仍可能造成就医障碍,相关的配套措施都是需要卫福部细致评估后拟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