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年轻化 上下肢机器人复健改善

中医大新竹附设医院复健科主任赖宇亮(左)指「穿戴式外骨骼下肢机器人」是透过下肢活动的辅助装置,帮助中风患者恢复腿部力量,提升活动力。(罗浚滨摄)

中医大新竹附设医院复健科主任赖宇亮(左)指「穿戴式动力手部复健器」,能改善中风患者关节活动,增进肌耐力,促进手部的动作控制。(罗浚滨摄)

在科技厂上班的45岁刘姓女子,长期加班出现急性脑出血导致中风,造成右侧肢体瘫痪,手脚无力,行动不便,到中医大新竹附设医院救治,复健科主任赖宇亮在刘女住院期间掌握复健黄金期,导入「外骨骼穿戴式动力机器人复健训练」,辅助神经复健功能,刘女经过1个月的复健训练,右侧手脚灵活度已逐渐好转。

赖宇亮指出,「穿戴式外骨骼下肢机器人」是透过下肢活动的辅助装置,以膝关节为轴心,辅助动作与控制,利用动力辅助和阻力训练神经复健的记忆,帮助中风患者恢复腿部力量,提升活动力。

另外,「穿戴式动力手部复健器」是透过多指节设计,运用外部动力辅助来带动手指,导引患者做重复训练,依照患者个别需求的阻力和速度,借由机械重复的精准度,达到改善中风患者的关节活动,增进肌耐力,促进手部的动作控制。

赖宇亮说,一般中风患者做「外骨骼穿戴式动力机器人复健训练」,透过治疗师指导进行高强度的反复练习,来促进神经系统的可塑性,手脚灵活度大多能在3到6个月达到复健改善效果。

赖宇亮并指国内中风越来越年轻化,提醒民众生活作息要正常,千万不要长期熬夜,万一发现手脚无力,或者讲话不清楚、流口水,甚至手脚麻木或无力情况,一定要尽速就医。

赖宇亮建议年轻人要预防中风,最好每年定期做心脏超音波检查,如果本身是心衰竭患者、有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则做3D超音波检查,预防突然性的脑中风或是心肌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