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风病人复健效果 长庚导入镜像手复健机器人

长庚医院这套镜像手复健机器人,除了中风病人也可协助脊椎损伤、脊髓炎神经疾病所造成的手功能受损,患者穿戴机械手,左右手协同操作,进一步提升复健疗效。图/李翊

中风后手功能的恢复会特别缓慢,很多病人恢复走路能力,但手部无法抓握物品,失去自我照顾能力。在全球极力发展科技复健」的趋势下,长庚医院机器人复健中心导入「镜像手复健机器人」,中风病人只需穿戴机械手,左右手协同操作,即可抓取物品,感受物品的材质重量。长庚医师表示,这种有感受的治疗情境,对病人的大脑神经活化非常有帮助,能进一步提升复健的疗效。

桃园长庚医院杨政达院长表示,鉴于长庚医院在机器人复健领先地位,正式成立「机器人复健治疗中心」,做为国内复健机器人服务研究、开发重镇。中心设在桃园长庚二楼估地37坪,引进多项先进复健仪器,其中「镜像手复健机器人」,是由复健部裴育晟部长陈柏旭副部长及张韡瀚医师与职能治疗团队共同研发的新技术,已发表在2020年5月的国际期刊可视化实验研究(Journal of Visualized Experiments)」。

52岁简女士,中风半边瘫痪,造成左手臂无力肩膀抬不高、手指头无法完全打开,生活中很多事只能靠右手操作或需要别人帮忙。靠着机器手的帮助,简女士开始自己用左手抓放物品,这是平常较难做到的动作。每天一次的疗程搭配职能治疗持续一个月后,简女士自觉左手进步很多,肩膀力气变得较大也较能抬高,手指头可以完全打开而且比较灵活,甚至可以独立使用左手拿放东西

长庚医院这套镜像手复健机器人,不只能应用在中风病人,还可以协助脊椎损伤、脊髓炎等神经疾病所造成的手功能受损。裴育晟主任说,为进一步制订出更有效的训练方案,长庚医院也展开随机对照试验,期盼未来能为病人发展出更有效的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