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莲慈济复健机器人 让中风老妇再度脚踏实地

陈金凤女士因为中风造成无法说话与右半侧肢体瘫痪,在陆续接受约20次行走复健机器人复健,目前可以利用拐杖行走约300公尺。(图/花莲慈济医院提供 下同)

记者王兆麟/花莲报导

「脚踏实地」是许多中风、脊椎损伤与动作障碍病患者的梦想,为了帮助病人能更快更好的恢复,花莲慈济医院复健医学部结合智慧医疗的概念,引进创新的行走复健机器人。复健医学部主任梁忠诏表示,在科技的协助下,不光是希望能让病人主动式参与复健,安全性有效性都是团队考量重点

「离开床、站立、行走。」梁忠诏主任表示,从临床的成果来看,大部分卧床的病人越早离开床,越早开始站立,越早开始行走,可以减少骨密度流失、肌力流失与肌肉记忆流失的问题,相对来说复健的成效也就越好。传统下肢复健,要从练习站立开始,等到状况稳定之后,再由治疗师协助在平衡木间进行移动,之后才会进入由两到四位治疗师协助,实际上跑步机进行行走复健的阶段,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挫折,所以,身体与心理的复健同样重要。

73岁的陈金凤女士,去年因为中风造成无法说话与右半侧肢体瘫痪的状况,在接受治疗之后,今年转至花莲慈院复健,陆续接受约20次行走复健机器人复健,目前可以利用拐杖行走约300公尺。陈金凤的先生表示,原本太太右脚连抬都抬不起来,站也不太能站,后来接受了机器人复健,就可以开始用拐杖慢慢走路,而且没想到是马上就有效果,真的很谢谢花莲慈院。

梁主任在现场也分享陈女士的行走测试影片,接受复健前陈女式行走十公尺大约要花上56秒,接受行走复健机器人复健之后,马上进行后侧,同样的距离只要花14秒左右就能走完。另外一位脑干出血导致四肢无力的翁先生,在接受行走复健机器人复健之后,十公尺行走测试也从70秒缩短到46秒。

重复性大量的训练;主动式的参与;真实行动导向,是让病人恢复生活能力的三大复健重点。」梁忠诏主任表示,旁人搀扶平衡木只能走几十步,跑步机复健大约走几百步,但是由机器外骨骼辅助个人化高重复、高强度步态训练,可以走上千步!加上给病人的安心与信心,能鼓励病人主动参与复健;更重要的是实际站立行走的训练方式,能为病患带来正向心理激励,这三点能促进神经重塑,让病人有机会早日恢复行走。

上银科技业务经理林静湄表示,这是一台整机由台湾制造的行走复健机器人,首创全承重式行走复健,适用于脑中风、脊髓损伤等病患之早期介入。专利膝盖髋骨腹部三点支撑、与快速上机装置,可突破先练站再练走的治疗阶段,提早进入抗重力行走训练。

身为一个神经外科医师,花莲慈院院长林欣荣表示,临床上看过很多中风、脊椎损伤或其他动作障碍疾病患者,加上自己父亲之前也曾因病行动不便,所以,很能体会那种无法走路、自理生活的煎熬,而这时候除了神经内科、外科、中医科等团队的治疗之外,其实复健也非常重要,因为复健衔接了病人治疗与生活,是病人恢复正常生活很重要的环节之一。

以病人为中心是慈济医疗核心理念。慈济医疗财团法人执行长林俊龙表示,随着医疗与科技日新月异,慢慢地许多医疗设备不再只是器材,而是成为智慧医疗的一环,借由行走复健机器人的设定与安全性设备,为每个病人个制化专属的复健计划,可以让病人更安心地接受复健,也能减少治疗师们在复健中受伤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