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如何保持稳健增长?专家:短期稳定房地产,中长期推动结构性改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家俊辉 广州报道

日前,国际金融论坛(IFF)举办以“两会后中国经济解读”为主题的线上学术对话会,多位国际金融机构专家围绕中国短期和中长期经济增长前景、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贸易现状和趋势等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他们认为,中国经济恢复增长的关键是短期稳定房地产市场,中长期推动包括户籍制度、消费、税收和社会保障体系等在内的结构性改革。

消费需要长期支持

IMF驻华首席代表巴奈特认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消费增长和确保绿色增长是推动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三个领域, “长期增长最终将取决于经济改革的步伐,以及更好地利用资本和劳动力的能力”。

巴奈特强调,真正重要的是不仅要考虑周期性支持,还要考虑对消费的长期支持,财政政策可以在这方面发挥作用。他建议通过改革税法,政府可以让低收入家庭获得更多可支配收入,从而推动消费增长。此外,加强社会保障从长远来看也会促进消费。

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指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强调需要平衡短期增长与结构性改革,这意味着中国政府的经济政策是着眼于中长期发展并超越经济周期的,而不仅仅是应对短期的经济挑战。汪涛认为,在中长期通过更好的商品、更好的公共服务,以及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包括户籍改革、养老金改革和增加公共医疗支出等来支持普通消费者,将有助于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更多稳楼市政策可期

汪涛表示,房地产市场的下行压力及其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稳定房地产市场可以提振消费者信心,释放家庭额外储蓄,进而推动经济增长。对此,王涛指出,从短期来看,任何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政策都有利于促进消费,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和实现GDP增长5%的目标。

恒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丹认为,如果房地产市场趋于稳定,中国整体的国内消费就会上升。她指出,由于目前中国政府的政策重点是“保交楼”,即确保在建项目的交付和已购期房的业主能够顺利拿到住房,因此当前住宅项目供应充足,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和销售都将进一步承压。

巴奈特对中国政府当前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政策表示赞同,他认为政府部门这些措施非常必要。为了最大限度降低房地产低迷对经济增速的影响,他建议政府应继续努力加快房地产稳定复苏,对有生存能力的房地产开发商应予以支持,并推动企业重组,让没有生存能力的开发商退出市场。同时,他也指出,中国的中长期经济增长将取决于结构性改革的步伐。

汪涛认为,鉴于房地产市场面临的下行压力,目前稳定房地产行业的政策仍相对温和,她预计后期会有更多的支持政策出台,包括扩大开发商 “白名单 ”以及户籍政策改革。

出口或将好于去年

对于利用外资,汪涛认为外国直接投资将在 2024 年反弹。她预测外资企业在今年的盈利能力将有望提升,但由于一些长期因素,比如全球经济碎片化、供应链重整等影响,外国直接投资较难恢复到 10 年前的水平。她认为,从长远来看,外国直接投资的下降可能会影响中国的出口,但是由于全球科技周期和全球进口需求的增长,中国2024 年的出口将好于去年。

王丹表示,在未来外国直接投资不再是推动中国经济必不可少的因素。巴奈特则指出,国际贸易一直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世界需要促进多边贸易来实现经济增长,而不是各自为政、小院高墙。近期国际贸易疲软的部分原因是全球仍在从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负面影响中缓慢恢复,这是一个正常过程。他指出,随着中国内需的增加,出口占中国 GDP 的比重下降将是一个长期趋势。

以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

与会经济学家还对新晋热词——“新质生产力”进行了解读,一致认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是通过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

巴奈特指出,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推动中国经济长期增长。为此,他认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应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确保公平竞争、统一国内市场。

汪涛认为,创新不仅在高科技领域,在传统领域也发挥着关键作用。她建议,应防范泡沫化在新兴领域导致的产能过剩造成资本和劳动力资源浪费,应更加关注服务业和内需,让市场在新产品的生产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汪涛指出,在农村地区和二三线城市推动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刺激消费,将有助于推动长期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