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十一与太空站成功对接 30天14项研究即刻开始
中国大陆神舟十一号在10月19日成功与天宫二号对接,但其实过程中经过多次变轨,依官方说法,这是以一个比子弹快8倍的速度完成对接,这都要功归于中国自行独立研发的新一代「高精度微波测量雷达」完成这项重要任务,必须像是千里眼一样,一次完成远距撷取、稳定跟踪、精准引导三大任务,这也是中国在航太科技中的一大进步。
搭着神舟十一号上太空的两位宇航员「景海鹏与陈冬」,终于在19日成功与天宫二号对接,且还比预计时间提早了一小时,让初次上太空的菜鸟陈冬与景海鹏更不忌讳在镜头前大喊「爽!」。
▲景海鹏与陈冬进入太空站。(图/翻摄自新华社)
记者先前也报导过,未来NASA的国际太空站预计在2024年退役(点我看完整报导),届时中国的天宫二号则会成为唯一在太空中存在的太空站,这消息更是受美国各界广泛关注。今日起景海鹏与陈冬已经展开太空站的生活,按照太空任务展开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
上个世纪开始,中国就一直针对太空任务积极开发,直至2003年展开第一次载人飞行任务,跟着「神舟五号」执行载人计划的杨利伟,是中国史上第一上太空的宇航员,也是中国正是跃升为第3个可以独立载人上太空的国家。不过这位被视为英雄的特级太空人──杨利伟在自己出书的自传小说中提到:「拒绝再度上太空」,由他的出书中自曝提到,人体对10赫兹以下的低频振动非常敏感,他能感觉到身体就跟着火箭的震动一起共振,这不单单是低频振动的问题,能感受到内脏都快碎了,几乎难以承受,当下简直认为自己就要牺牲了;杨利伟返航的经验也进而使神五后推出的火箭则针对火箭共振问题做了很大修正。
本次神十一载人送上太空站,更是向世人示出一个「在太空生活30天」的挑战,毕竟中国在「生命维持」的技术中仍是处于「做中学」的阶段,中国可说是卯足全力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