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例 隐形加班获赔13万

为改善日益恶化的失业状况,大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宣布,1月至4月将针对农民工提供3000万个就业职缺。(新华社)

为改善日益恶化的失业状况,大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日前宣布,1月至4月将针对农民工提供3000万个就业职缺。此外,在今年的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提到一起公司主管利用微信等社交APP交代工作的案件,法官判定员工下班后回复工作消息属于「隐形加班」,公司被判赔3万元(人民币,下同,约台币13万元)加班费,也是大陆全国首例。

农历春节前后是劳工跳槽的流动高峰期,也是企业组织用工的重要时期。大陆人社部日前表示,就业促进司副司长运东来表示,2024年「春风行动」将于1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全大陆开展,预计将针对农民工提供3000万个就业岗位。

活动将聚焦农村劳动者和有用工需求的单位,集中开展引导务工人员有序外出,促进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组织企业招聘用工等服务。活动内容包括密集招聘,开展劳务输入地和输出地联合招聘、驻点招工、组团送工,组织劳务品牌专项对接,支持创业等。

运东来表示,从走势看,2024年就业工作稳的基础总体牢靠,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恢复,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新的就业增长点不断出现,为稳就业提供坚实支撑。

但他同时也示警,今年经济运行不确定因素增多,社会预期偏弱,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稳就业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另据《北京日报》报导,针对网路时代「隐形加班」现象,北京法院将企业主管在下班后利用微信交付工作、员工付出实质性劳动依法认定为加班,保障了劳动者的「离线休息权」。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员工李某在部分工作日下班时间及休息日利用社群媒体工作已超出「简单沟通」的范畴,该工作内容具有周期性和固定性的特点,有别于临时性、偶发性的一般沟通,体现了用人单位管理用工的特点,应当认定构成加班,据此判决某公司向李某支付加班费3万元。

该案判决创造性地提出「提供工作实质性」原则和「占用时间明显性」原则作为对「隐形加班」问题的认定标准,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