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路审查规则有6万多条 最严格竟是唯一外资网路巨头

唯一获准在大陆经营网路搜索业务的微软必应(Bing)是目前所有大陆网路搜索引擎中审查最严格的网路平台。(图/Shutterstock)

一项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大陆网路搜索引擎有多达6万多条审查规则,但最令人惊讶的是,网路搜索审查最严格的不是大陆的搜索平台,而是唯一在大陆经营的美国微软公司必应(Bing)网路搜索引擎。

《美国之音》报导,隶属于多伦多大学蒙克全球事务与公共政策学院(Munk School of Global Affairs & Public Policy)的公民实验室(Citizen Lab)发布题为《消失的链接:中国搜索审查的比较》(Missing Links:A comparison of search censorship in China)的报告。研究人员对8个中国用户常用的搜索引擎进行调查,分别是百度、百度知道、微软必应(Microsoft Bing) 、哔哩哔哩、抖音、京东、搜狗和微博。

报告发现,有超过6万条独特的审查规则被用于部分或全部过滤网路搜索结果,其中许多是政治敏感内容,包括中国政治人物、被禁止的宗教信仰、重大政治与历史事件。最近新出现的敏感词条则包括「中国间谍气球」、「成为下一个乌克兰+台湾」等等。

报告指出,除了微软必应,其他7个搜索平台的内容审查适用于所有用户,无论他们是否是从中国大陆访问。但在微软必应上,审查仅限于从中国大陆访问的用户。

研究人员还发现,在比较微软必应和其在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百度之后,结果令人意外:尽管百度的审查规则总体来说比必应更多,但必应的政治审查规则比百度更广泛,对搜索结果的影响更大。平均来说,必应限制了更多网页域名的搜索结果。

报告指出,这一发现让人质疑非中国科技公司是否比中国同行更能抵制审查要求,并且推论出一个悲观的预测:非中国科技公司在中国引入搜索产品或其他服务时,很可能会采用和其中国竞争对手一样多的对政治和宗教表达的限制。

报告作者总结说,北美公司并没有对中国市场产生积极影响,反而中国市场对这些公司产生了负面影响。

报导表示,公民实验室2022年5月的一项研究曾显示,必应在自动建议功能中刻意审查中国政治敏感词,这样的审查做法甚至发生在美国和加拿大的运营区。

此外,苹果公司也曾被批评配合中国的内容审查制度。2022年10月北京四通桥发生公开抗议事件后,苹果公司11月限制在中国销售的手机上的AirDrop(隔空投送)功能。在此之前,抗议清零封控措施的民众曾使用iPhone这项功能同陌生人分享数位化的政治传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