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唯以不争霸,天下莫与之争?

(图/美联社)

中国大陆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与美国副国务卿雪蔓的天津「会见」一波三折;这场勉强得来的接触,成果十分有限。

先是雪蔓已经在访问日、韩的路上,美方不满中方排定由分管中美关系的副外长谢锋进行「会谈」,认为不对等,放话取消访华。最后是各退一步,结束外访的王毅到天津「会见」雪蔓,美方则先发出新闻稿说雪蔓将会见国务委员王毅「与其他官员」。实际上的安排则是王毅在大会客厅「会见」并给美方「补课、画底线」,副外长谢锋仍照安排进行会议室的「会谈」,提交议题清单。

期间雪蔓直接提出新疆「种族灭绝」、香港民主、台海、南海、中国骇客议题,还要求北京配合调查武汉「实验室病毒泄漏」,等于是把川普时期的强硬主张,到天津又宣读一遍。王毅、谢锋等则表明「任何国家都有选择适合道路追求现代化」的权利,这才是「人类良知与公义」;中国是联合国体系秩序的受益者,无意「赌美国的输赢」或「取代美国」。王、谢的根本理念仍是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多年前说的「互不折腾」与「太平洋足够共存」;一语归结,即「平视」美国。

其实在雪蔓到访前,美中就没有积极营造会谈需要的气氛。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6月离任,使美中关系降为代办级。继上月美军搭载参议员访台,本月又有两架美国军机降落松山。雪蔓出发前,立陶宛同意设立「台湾代表处」,美国表示「欢迎」。美、英航母前来中国周边演习的规画频传,媒体亦刊出混杂谣言的「中国增建洲际飞弹地井」近200个。中方则反制世界卫生组织变脸追究「实验室泄漏」,又开始鼓吹调查2019年秋天美国流感病例与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天津会谈前,中美关系可谓跌到谷底;会谈目标只能是「仍有接触」而已。

中方媒体报导雪蔓同意「延续一中政策、不支持台独」,是极少数两国勉强设立的「护栏」,最低限度避免触发战争。然而,且不说中美明年都有重要议程,决策者不可能示弱;中长期来看,各方都有人将美中权力的消长比拟为「史普尼克时刻」与「珍珠港时刻」。前者是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卫星,美国大惊独霸不再,更积极投入太空与军备竞赛。后者是二战前日本有雄踞东亚与西太平洋之势,美国对日实施贸易战,极限施压逼日本「开第一枪」,得到宣战的正当性。这两个「时刻」背后的逻辑,就是天无双日、海无二霸。对取代季辛吉、卜睿哲的白邦瑞、余茂春、杜如松新典范来说,主权制度下的「平视」只是礼貌,多极共存更是欧洲外交史的陋习,都是不可认真的。

拜登仍算旧派外交的人物,但川普们虎视耽耽,他的团队只能推着「护栏」继续向前对华施压。但军工复合体与外交少壮派企图复制「珍珠港」,还是得注意阿富汗、伊拉克怎样了,盟友真准备好了吗?

对中国来说,百年变局不只是美中权力外观之变,还涉及「永远在路上」的经济社会治理之变。郑州若没有试行海绵城市,伤亡就不是几百。资本粗放发展造成垄断、绑架执政党且危及资安,更是系统性危机。这些问题已经不是邓小平「先富论」可以解决的。

有学者认为,要使华府无法卡脖子,中国人均GDP至少要近美国半数。这固然不能继续依赖外资而要转向内循环,但除非「和平已到绝望关头」,绝不能「边打边建」。要顶住「珍珠港」的诱惑,不能仅靠党纪与法制约束,还要靠「领导力」。就这一点来看,中国拒绝上位霸主,提倡互可否决、新旧并存的俱乐部式国际秩序,不仅是理性抉择,也符合古老的智慧:「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作者为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