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战会论坛》化解以巴冲突 美中自由主义、天下主义之战略竞争(侯长坤)

美中之间的战略文化之别,使得两个大国在以巴冲突当中产生了不同的作用与影响。图为美国总统拜登与国安团队开会。(摘自美国总统拜登X社群)

历史上以色列-巴勒斯坦冲突出现过多次,也有诸多国家参与协调,此次以巴冲突后,美国与中国在其中的协调受到关注。以巴冲突是1948年持续至今的冲突,为以色列-阿拉伯国家冲突及战争的一部分,冲突的出发点在于当地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生存空间的矛盾,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大国之间的代理人战争。

2023年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兰组织哈玛斯(Hamas)向以色列一方进行大规模攻击。以色列军方持续对哈玛斯控制的加萨地区进行猛烈空袭作为报复,双方死亡人数合计已超过2700人。以色列总理纳坦雅胡明确表示「要让哈玛斯武装分子和以色列的敌人在今后的几十年里都记住这件事」,长期对抗的以巴冲突,可能将进入前所未有的暴力对抗。

如今美国与中国在此次冲突中会有一系列的协调行为,这些行为背后或多或少是美中之间最新的秩序之争与较量。这种较量,或许也是自由主义与天下主义战略之间的较量。

以巴冲突爆发后,美国等西方国家严厉谴责哈玛斯组织,并给予以色列具体的军事支持。美国谴责「哈玛斯绑架与杀害以色列平民的恐怖主义行为」,同时拜登政府已下令五角大楼运送「额外装备与资源」到以色列。美军的艾森豪航空母舰打击群进驻到东地中海,和先抵达的福特号航母舰队,给予以色列在吓阻敌对势力方面的支持。

美国军用运输机C-17,也降落在以色列南部内瓦蒂姆空军基地,提供新的美国武器和弹药,要支持以色列对抗哈玛斯。国防部长奥斯汀,亲自到以色列视察军援状况;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同样前往该地区,周旋在中东多国之间。

中国方面则是呼吁多方冷静、尽快停火、回到和平谈判上来。10月12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与巴西总统顾问的通话中,指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症结在于一直没有还巴勒斯坦人民一个公道。10月14日,王毅与布林肯通话中也表示,中国也强调谴责「伤害平民」行为,可理解为是针对以巴双方。中方认为,军事手段没有出路,以暴易暴只会造成恶性循环。10月15日,中国中东问题特使翟隽表示即将访问中东地区有关国家,与各方进一步加强协调,并指中国的工作方向是停火止战、保护平民、缓和局势、推动和谈。

从美中两方参与以巴冲突的协调行为来看,美中之间存在着战略及战略文化方面的区别。美国所倡导的自由主义,存在着改造他人的困惑,力图使对方也遵循自由主义的规范性价值,在要不要改造他人方面,具有势力范围(sphere-of-influence)的扩张与有限责任(limited liability)的限制两大特征;在如何改造他人方面,又具有强制(军事)性手段和非强制(军事)性手段。因此,在要不要、是否强制性的改造他人两个维度的配对,美国的自由主义战略存在着四种分支,即美国历史上出现的国际主义、民族主义、进步主义、现实主义等自由主义亚文化及战略。

对比而言,中国没有改造他人的困惑,中国的战略文化可以归结为天下主义,中国的战略在于使自身在天下各地被认可与接受,建立一种名份秩序,在经验上相互承认,而非规范上的价值统一。因而中国的天下主义在推行的过程中,虽然同样会有强制与非强制性手段,但是中国的目的并不是改造他人,而是寻求建立名份、建立一种相互认可的关系。

美中之间的战略文化之别,使得两个大国在以巴冲突当中产生了不同的作用与影响。对于美国而言,首先需要表明自身的立场与态度,其背后便是对自由主义价值的肯定,对非自由主义价值的批判与对立;其次则是为了使这种自由主义价值更为安全的推行,而呼吁当事有关方面的冷静与和平,呼吁它们回到谈判的轨道上来。

相较而言,中国在以巴冲突当中并不立马表明态度(这一点在其他许多冲突如乌俄冲突当中也有体现),而是首先呼吁各方先冷静克制、回到谈判上来,再寻求解决方案,在解决方案中尽量的求同存异,使得当事方尽可能的维持更为长久的和平、更为长久的关系。

以此战略及战略文化的视角来分析美中双方的逻辑与思路,我们更能清晰明了美中的行为及其背后的意义。在两种不同的战略逻辑之下,美国与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外交关系也存在不同,美国需要拉盟国与伙伴,但同时也使得许多国家与美国结怨,在有盟友的同时也有敌人。

而中国是尽可能的寻求多方之间的相互认可,不存在严重的拉帮结派而结怨的现象,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或许能是唯一一个在中东地区跟所有国家都能保持良好关系的域外大国,任何一个国家跟中国发展关系或许都不会担心另一个中东国家会对它造成影响,这也成为中国在中东地区存在的一种巨大优势,中国或许能成为此次冲突解决的突破性角色。

纵观美国在中东的政策,美国处于「想管管不好、想走走不了」的尴尬局面。与此同时,世界上更多的目光都聚焦在中国身上,这次冲突与乌俄冲突一样,大家对中国的态度十分关注且充满期待。中国对此次冲突的解决方案,或许依然可以从天下主义的战略文化出发,以发展关系、建立名份秩序为途径,建立关系性组织(类似上海合作组织与金砖国家组织),在组织与机构当中,建立友善、认可、理解等关系的基础,从而以关系互信而非价值对立去解决冲突。

虽然这一解决方案在短期内可能难见成效,在国际社会中自由主义价值根深柢固,中国的天下主义进入这片舞台仍需要一定时间,但是,这不失为另一种秩序逐渐形成,最终或许也将会产生不同于自由主义非黑即白、相互对立的国际影响。天下主义秩序或许能以关系为基础,减缓、预防、解决未来的国际冲突。

(作者为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学系博士候选人,国战会专稿,本文授权与洞传媒国战会论坛、中时新闻网言论频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