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战会论坛》一带一路 中国的柔和天下主义(侯长坤)

「一带一路」被描述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债务陷阱」,连同通常被看作是中国战略的天下主义,被部分西方政客和媒体当成中国展现强势与威胁的体现。(图/中新社)

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举行。自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已过去十年。

十年来,「一带一路」从理念提出到现实行动,十年里,「一带一路」面临着西方政客和媒体的争议,例如,「一带一路」被描述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债务陷阱」,连同通常被看作是中国战略的天下主义,被部分西方政客和媒体当成中国展现强势与威胁的体现。

然而,从天下主义视角来看,「一带一路」并非威胁他人,在当代中国天下主义战略中,中国对天下主义战略的践行,也不必然展现强势。「一带一路」是一种柔和的天下主义。

天下主义与自由主义

天下主义战略存在积极推行秩序与否,以及强势与否两个维度。国际战略研究,主要以美国的自由主义战略为研究对象,美国的自由主义战略具有「势力范围」的扩张与「有限责任」的限制两大特征。这两大特征的调整或偏移,形成了不同的自由主义战略分支,同时考虑到使用的手段是否具有军事强制性,自由主义战略分支共有国际主义、进步主义、现实主义、民族主义四种。

美国自由主义最为关键的特点是,其「势力范围」、「有限责任」两大特征关注的是其自由规范价值的扩张与否,自由主义战略所探讨与辩论的,是要不要对不同价值或制度的行为者,进行自由价值或制度的改造。因此,自由主义战略存在积极扩张自由价值与否维度,以及使用军事强制手段与否,即强势与否的维度,存在两个维度。

对比而言,天下主义虽然也考虑是否使用强制性手段,但天下主义没有改造行为者的困惑,天下主义注重的是关系,是一种让自己在天下各地被接受的关系,因而天下主义践行者需要去构建一套正确的关系秩序,在天下的关系秩序中,中国与其他行为体相互理解、承认、包容。因此,根据天下主义的两个维度,共有四种类型的天下主义战略。

一带一路是柔和天下主义的表现

「一带一路」倡议是一种柔和天下主义,积极推行秩序的同时,展现柔和而不展现强势。这种柔和的天下主义,具体体现在此次「一带一路」峰会所提出的「三不三反对」,即「不搞意识形态对立,不搞地缘博弈,也不搞集团政治对抗,反对单边制裁,反对经济胁迫,也反对『脱钩断链』」。

首先,「三不三反对」并没有强调要推行中国某种规范性的普世价值,也表示不搞对立、博弈、对抗,由此可见这种战略表述并非是使用强制性手段去进行价值改造他者。其次,「三不三反对」中的「三反对」,也表明需要合作的国家相互承认、相互理解,是一种注重关系的体现,习近平提及「一带一路」注重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崇尚的是自己过得好、也让别人过得好,践行的是互联互通、互利互惠,谋求的是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也是表明「一带一路」注重的是关系。

因此,在天下主义视角下,中国的「一带一路」会注重关系、不展现强势,其他相关的疑惑与争议也可以由此而得到回答。其一,「一带一路」与地缘政治博弈的争议,这一争议主要认为「一带一路」在建设过程的当中,会使得中国与沿线国家拉帮结派,与一些西方国家进行对抗。

对此,因为天下主义不具价值规范的改造需求,在建设过程中不会主动的产生价值冲突,中国没有国际上任何组织、任何人赋予的特权,没有采用任何经济手段或军事手段的胁迫,没有任何价值观的输出,一直很低调地同相关国家共同讨论如何进行有效合作,因而也没有对抗西方国家的自由民主价值的意图,更无所谓的对峙与博弈。

其二,「一带一路」参与者的争议,这一争议主要认为衡量「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关注参与者,特别是今年在美国抵制下,欧洲、北美及日、韩、澳、纽等经济发达国家几乎全数缺席。

对此,因为天下主义追求的是关系与名份的秩序,寻求相互之间的承认与理解,因此衡量「一带一路」建设,不能单纯的依照是否有更多的经济发达国家参与,而需要依照参与者之间所发展的关系是否更为紧密,在关系的基础上中国与其他国家得以发展、和平、安全,能展开其他方面如经济合作,产生溢出效应。共建「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平台,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寻找到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总体而言,在天下主义视角下,「一带一路」既不是强势的威胁,也不参与地缘政治博弈,也不以西方发达国家的参与来衡量其质量。

一带一路、柔和天下主义的台湾启示

「一带一路」这种柔和天下主义,对于中国大陆研究、同中国大陆交往都有一定的的启示。从天下主义战略来看,既然有柔和的天下主义,那也会有强势的天下主义,例如中国大陆在台海问题上,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中国大陆目前依然注重两岸关系,既有柔和的手段、也有强势的手段。

台湾方面对于中国大陆的柔和手段固然能使得台海局势缓和,但对于强势手段,寄希望于军事对峙、吓阻与反吓阻,最终的结局在一定概率上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或许从关系的维度来着手,如何能与大陆处于合适的关系、建立合适的名份秩序,使得两岸都能在这种天下名份秩序中有良好的关系,将强势化为柔和,是两岸共同的课题。

(作者为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学系博士候选人,国战会专稿,本文授权与洞传媒国战会论坛、中时新闻网言论频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