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战会论坛》从后现代主义的「中华性」看缓解台海冲突的战略文化(侯长坤)

新一届政府上台后,两岸如何维护台海局势的稳定,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两岸「本是同根生」,和平应该如何表达,冲突应该如何通过沟通消解,可以从战略文化角度进行分析。(图/Shutterstock)

2024年台湾选举正在预热,两岸学者讨论台湾选举与两岸关系。新一届政府上台后,两岸如何维护台海局势的稳定,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两岸「本是同根生」,和平应该如何表达,冲突应该如何通过沟通消解,可以从战略文化角度进行分析。

当今国际关系及国际战略研究注重关系转向,以及国家的身分认知,在此背景之下,后华性、或后中国性研究诞生。后华性是指在后现代主义的背景下,对具有中国属性行为者的反思与自我反思。在此研究议程中,与中国相关的和平战略,是通过以「关系」为核心的文化途径,来构建和平秩序。

学者石之瑜用后华性的概念理解「关系均衡」(即开战关系),研究国家的身分认知及其策略如何产生、再造、修复关系。在石之瑜后华性及天下理论的研究框架中,「天下」即是所有人必须相关的体系。

而在这种体系中,关系作为想像的共同性,可以分为「前置共性」(在意识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影响自己身分认知的某种与他人或环境之间的共性,停留在消极理念层面,例如天下的子民身分)与「即兴共性」(在意识到之后,积极地去实践身分,例如践行天下理念)。

在关系产生身分的过程中,身分又会对关系实践产生行为上的「自制」或约束。因此,这一过程也包含了行为体相关的政策、策略或战略。如若以上行为未能满足行为体影响关系的目的,则会产生相应的「情绪」或心理认知(包括羞耻、轻蔑、失望、愤怒、冒险、疏远),进而又再一次导出相应的策略。

在实践过程当中,双方各自产生了自我约束力,从而达到了影响与被影响的目的。以文化的方式达到和平的目的,即是文化战略建立了和平秩序,也被理解为中国的和平「天下」。

中国对内外发展关系,即是将中国的属性,在关联与互动、沟通过程中,传递给对方。中国的属性,可以包括行为、目的、思想等。对于和平愿景的表达,包括了三者。在理想的状态下,和平愿景表达并被对方获知;在非理想状态下,往往会有交流不畅乃至冲突升级。这种关系互动过程是否能被成功地实现,取决于相关的政策是否匹配相应的主客观标准下的群体类型。

这同时也是「后华性」研究议程。「后华性」是指我方如何预设对方看待我方,以及我方如何看待对方的特性,这种特性因为与中国相关,是中国属性或华人性,故称为「后华性」。群体类型即「后华性」的研究对象,根据认定是否属中国,可以划分为内群体(完全属)、中间群体(部分属)、外群体(完全不属);而主客观标准,则取决于是否与中国的价值观有直接联系。在主客观标准下,共有六种研究类型。

两岸之间的冲突与否,是由于中国性的不同,同时两岸在发展关系过程中的政策失误。具体来说,是由于行为体的政策与类型匹配不当,造成的交流不畅。对于台湾而言,中国大陆认定其完全属中国,且同根同源,共同拥有中华文化。因此,在「后华性」范式下,中国大陆对台湾认定为主观标准的内群体。但是,在马英九时期,台湾政府基于「一个中国」原则,可以算作是内群体;而在蔡英文时期,台湾政府不承认该原则,则应当算作中间群体。在群体类型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相关政策没有改变,势必会造成关系发展不畅。对于中国大陆而言,更加难以将中间群体转化为内群体。

中国性的不同,是由于各种历史问题所造成。例如,东南亚华人被土着政治压迫,导致不敢说自己是华人,免得形成所谓的「中华威胁」,引起敌对,所以强调他们的中国性主要是差异性,讲「活的汉学」就是表现形式之一,因为它和正统研究死去的旧人的哲学不一样。而对于台湾来说,过去存在日本的殖民,现在存在美国的干预,相关的日本价值、美国价值势必会与中国价值产生碰撞。对待台湾的政策,因而需要考量到当台湾属内群体,以及当台湾属中间群体的两种情况。

台湾因为也有中华文化,所以也会有同样的「后华性」思考,对待台湾的恰当政策,则是唤起台湾的「中国性」基因,使得关系互动更为顺畅。例如,对台湾过去、现在的处境表示理解,根据当前类型进行关系互动与沟通,从而降低矛盾与冲突。同时,要增强「中国性」基因的自信与优越性,使其摆脱非「中国性」的话语陷阱。比如,以东方的道德权威解构西方的民主权威,在认识「中国性」与非「中国性」话语的基础上,摆脱对某一种话语的迷信。反之,一味的示好可能会让人得寸进尺,一味的敌对也会让人狗急跳墙,对于两岸来说,都是失败的关系。

所以,要消解冲突,需要因「中国性」而制宜。相关的决策者,需要考虑到,我方预设对方如何看待我方的后华性类型(六种)、我方如何看待对方的后华性类型(六种);以及需要考虑到对方预设我方看待对方的后华性类型(六种)、对方看待我方的后华性类型(六种)。相互匹配共有一百四十四种可能,因此相应的政策也要进行调整,以利于关系的沟通,消解冲突。当某一方采用另一种身分视角时,中心主义就会消失,这也说明主观性的作用。

不论是此次台湾选举,还是往后两岸交流,在明了主观性的作用、中心主义消失后,消解冲突、展开对话,或许会更加容易。

(作者为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学系博士候选人,国战会专稿,本文授权与洞传媒国战会论坛、中时新闻网言论频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