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视野-协同推进能源转型与安全

从现阶段来看,中国部分清洁能源大省的低碳转型步伐还不够快,尤其是在多元化清洁能源体系构建、灵活性和调节性电源建设以及配套能源基础设施发展等方面仍有不足。

具体表现为:第一,清洁能源结构相对单一,难以实现多能互补。风、光、水等清洁能源属于「靠天吃饭」的被动能源。单纯依靠某一种被动能源,很难保障电力的持续稳定供应。高比例的单一清洁能源装机容易降低电力供应系统应对弹性,导致在遭遇极端天气时难以实现不同能源的协调互补。

第二,灵活调节和稳定电源支撑能力不足,电源结构有待优化。部分清洁能源大省在大规模开发利用水、风、光等富集能源时缺乏储能等灵活调节电源和稳定电源支撑。截至2021年底,中国储能累计装机约0.43亿千瓦,而清洁能源装机达10.63亿千瓦,若按照10%的比例配备储能,仍存在较大缺口。

第三,配套能源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电网互济能力不足。包括大陆电网建设速度跟不上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缺乏跨省跨区电力互济能力和跨区域调节能力,容易出现电力富余时因外送通道不足而导致外送消纳无法大幅增加,电力紧张时因双向输送通道滞后导致省内电力供给不足。因此,清洁能源资源富集省份应协同推进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首先,加快建构多能互补综合利用体系,切实保障地区能源安全。在供应端,尽早规划、因地制宜推进水、核、风、光等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开发利用,强化多种能源间的「互补性」,避免单一能源结构影响地区能源安全。

如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应考虑加强流域开发的统筹谋划,合力推进水、风、光的一体化开发。在以水电为主的地区,考虑设计风、光等互补资源发电成本和建设成本的价格疏导方案,合理运用市场机制激励多能互补综合利用体系构建。

其次,加强调节性电源与稳定电源建设,巩固提升电源调节能力。在积极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过程中同步强化灵活和稳定电源对能源供给的支撑作用,提高电力系统应对弹性。

一方面,推动储能产业与本地清洁能源项目建设同步发展,发挥储能在电力系统供需双侧的灵活调节能力。充分运用政策、资金等手段加快储能技术改进,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探索构建储能容量电费机制和容量市场。另一方面,明确火电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是能源保供主力,积极推动煤电清洁改造,提高电源调节能力,支撑能源系统平稳转型。

再次,夯实清洁能源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区域电网提档升级。未来需进一步提升电网投资,加快推进区域电网和省际电网间的互联互通,促进多能互补基地协同优化调度。

对外而言,加快推进新增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提高绿电外送能力,满足地区清洁能源规模化发展需求。尤其要加快跨省跨区的特高压输电通道与联网规划建设,促进区域上的协同互补和供需调配。对内而言,输送端的清洁能源大省要注重电力双向输送通道建设,缓解因季节性或极端天气产生时段性缺电问题。此外,也要进一步完善省内主干电网,加强省内电厂至负荷中心的输送通道建设,提高电网调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