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欧盟使团发言人:中方始终抱有诚意促进双方合作 希望欧方相向而行

针对欧洲议会全会通过有关中欧投资协定的决议中国驻欧盟使团发言人5月20日表示,中欧投资协定是一份平衡、互利共赢的协定,不是谁对谁的恩赐。中方实施反制措施,是对欧盟搞单边制裁对抗做出的正当回应。

中国驻欧盟使团发言人表示,中方始终抱有诚意促进双方合作,希望欧方与我们相向而行。

另据观察者网,微信公众号“中国驻欧盟使团”5月21日发布驻欧盟使团发言人就欧洲议会通过涉华决议答记者问。

问:5月20日,欧洲议会全会通过决议称,在中方解除对欧洲议会议员等实施的反制裁前,将“冻结”关于批准中欧投资协定的有关讨论。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中欧投资协定是一份平衡、互利共赢的协定,不是谁对谁的恩赐。中方实施反制措施,是对欧盟搞单边制裁对抗做出的正当回应。中方始终抱有诚意促进双方合作,希望欧方与我们相向而行。

2020年12月30日,中欧双方在历经7年共35轮谈判后,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但该协议需经27个欧盟成员国和欧洲议会批准,才能生效

欧盟称将中止中欧投资协定?外交部重申这三点(来源:original)

延伸阅读

欧洲议会冻结中欧投资协定,提出一个狂妄的条件

欧洲议会星期四以压倒性票数通过了冻结中欧投资协定的议案,该议案虽然决定不了中欧投资协定的最终命运,但它意味着欧洲议会将停止相关审议,这是该协定走向生效需要经过的中间一环。

欧洲议会对恢复审议中欧投资协定所提出的条件是粗暴而狂妄的:它要求中国取消对欧盟机构人员的制裁。而中国实施那些制裁是对欧盟制裁中国机构和人员的反制。

中国决无可能因受到欧洲议会的压力取消那些制裁,欧洲议会在通过的议案中表示,要把围绕中欧投资协定的讨论作为促使中国“改善人权保护”的杠杆,他们的这种意图必然遭到中方的抵制和蔑视。

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历时7年,在双方已经达成共识后欧洲议会跳出来捣乱,这是欧方无法完整遵守规则的一个缺陷,反映了欧盟作为经济伙伴有可能因为政治考虑横生枝节的不确定性。

然而中欧投资协定是高度互利的合作框架,并非欧方对中国的单方面照顾,中方在谈判过程中同样做出了重要让步,大量欧洲企业对这一协定顺利生效抱有很大期待。欧洲议会同时打击了那些企业的期望和抱负,他们做出中国单方面急于通过该协定、他们可以把冻结该协定作为惩罚中国的武器的强势姿态,这是虚妄的自嗨,是对欧洲舆论误导欺骗。

中国、除欧洲议会以外的其他欧盟机构以及更多的欧洲国家都愿意继续推动中欧投资协定生效,但欧洲现在的政治氛围很躁动,受美国的影响很大,出现了一些针对中国傲慢乃至敌意的舆论,这严重偏离了欧洲的真实利益。

中国这个时候不妨以静制动,让子弹多飞一会儿。我们一方面要坚守自己的原则,一方面应继续加强与欧洲理性力量的合作与互动,实际扩大双方经贸合作的空间,只要能让更多欧洲人真切意识到和中国合作的好处,欧洲议会就最终撑不住,输给欧盟内部的理性力量。

中欧投资协定毕竟符合欧盟的整体利益,它契合欧盟战略自主的大方向。美国激化中西人权分歧,将新疆的事情搞成中西之间的大冲突,是出于华盛顿遏制中国崛起、维护自身霸权的战略野心。欧盟随美国起舞,毁掉它与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合作协定,是割自己的肉补美国的肥。

拜登政府现在大搞人权外交,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欧洲,把后者推向与中国冲突的一线。如果中欧投资协定长时间搁浅,那么自拜登上台以来,在对华经济方面搞出最大变量的就成了欧洲,而非美国,欧洲就是在用自己的牺牲成就美国的战略野心。

欧洲要增加自己在全球事务中的影响力,防止被边缘化,增强自己的实力、稳定发展势头最为关键,而不是在人权问题上跳的有多高。我们相信有悠久战略文化传统的欧洲人有能力在当今纷繁复杂的国际博弈中搞清楚这一点,不让某种偏激情绪最终主导自己的战略选择。

欧洲内部的一些激进情绪总要释放,注定要产生的干扰想躲也躲不开,那么就让中欧投资协定“好事多磨”吧。这期间中国与欧洲各国还可以通过双边努力做很多事情,中方更有资本不急不躁,保持一种积极但顺其自然的态度。

中欧投资协定几乎已经"凉凉" 中方回击欧盟措手不及

中欧投资协定几乎已经“凉凉”, 犹记得2020年12月底,《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如期完成,可仅仅过了几个月时间,中欧关系却开始出现一些变化,欧盟屡次对中国内政事务指手画脚,对中方官员发起制裁,甚至有议员以“不批准《中欧投资协定》”相威胁

欧盟天真的以为自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就可以随意制裁中国,可万万没想到,中国对欧盟的制裁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级别上都远超欧盟对中国的制裁措施,总之打的欧盟一个措手不及。

有德国学者发表一篇文章,他表示不能认为制裁将带来改善欧中关系,从而创造对中国施加影响力的机会

欧盟在自身声誉受损且行动受限之际大肆抨击中国。欧盟对中国实施出于政治动机的制裁有什么意义和作用?很多分析认为,人们常常误判制裁的效果。我们不能认为制裁将带来改善欧中关系,从而创造对中国施加影响力的机会。

的确,欧盟天真的认为用制裁就可以对付中国的想法似乎完全脱离了世界政治的框架条件。但制裁已经导致中国加强外交攻势。

不管欧盟愿不愿意承认,中国都将继续在科技、经济和政治上崛起。有机构曾评估,2022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能超过60%。中国将继续扩大在联合国和二十国集团中的影响力。

如果欧盟继续与中国对抗,它更有可能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失去世界政治影响力。但随着一份欧盟内部报告的曝光,我们对未来的中欧关系的好转也并不抱过多的期待。

据悉,有媒体近期看到了一份欧盟内部高层报告,报告内容呼吁欧盟采取“更进一步的强有力措施”,以回应中国带来的新挑战,而这种“措施”也该得到美国的“认可”,联系到拜登将于6月份出访英国和比利时,这份报告便更增添了几分可信度。

总之,欧盟似乎已经选择一条道儿走到黑了,会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者”或“系统性对手”,而“多管齐下”仍是欧盟与中国打交道的首选方法,双方在气候变化等问题上依旧存在合作空间。

不过,要说谁最会打算盘,那也只有日本敢说第一,没人敢说第二了。至少对比一个劲儿往前冲的澳大利亚和欧盟,日本则更懂得分“轻重”。

虽然日本和澳大利亚、欧盟一样追随着美国的步伐,时不时也会在对华关系上“埋雷”,最典型的就是三番五次拿钓鱼岛问题说事儿。不过,早在2021年的2月,日本政府在内阁会议上通过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批准程序,当时表示力争在本届国会获批。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9年,RCEP的15个成员国总人口达22.7亿,国内生产总值(GDP)达26万亿美元,出口总额达5.2万亿美元,均占全球总量约30%。商务部此前的解读认为,RCEP自贸区的建成意味着全球约三分之一的经济体量将形成一体化大市场,将为区域和全球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并且协定生效后,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据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测算,到2030年,RCEP有望带动成员国出口净增加5190亿美元,国民收入净增加1860亿美元。

这对正深陷疫情、经济停滞的日本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通过RCEP,日本还首次和中国、韩国分别达成了双边关税减让安排,为历史性突破。届时,86%的中日贸易商品以及83%日韩贸易商品将最终取消关税。

看吧,这就是日本的精明之处。追随美国一起“喊话”中国的时候不遗余力,但该做生意的时候也能保持头脑清醒。或许澳大利亚能学得日本几分,也不至于把自己坑得这么惨了。

当然,对于我们来说,日本早就成为了亚洲动荡之源,二战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曾经遭受侵略的亚洲人民依然难以抚平心中的伤痛。日本的冒险行径作风在时时刻刻提醒人们,我们要在维护中日关系大局的总体方针下,主动积极采取万全之策,防范和破解日方各种花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