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军事对话应以共筑和平为主

(图/达志影像)

中美军事竞争关系,已成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最近中国军方赴美国夏威夷参加「印太防长会议」,成为热门话题。与此同时,关于美国以「两副面孔」执行对华政策,也激起讨论。中美军事对话在改善双边关系上具有正面意义。但美国在多边层次,继续利用联盟体系遏制中国,作用是负面的。中美军事对话,应排除干扰,以共筑和平为主。

继苏利文访华后,中美两军互动明显增多。先是不久前美国国防部副助理部长蔡斯受邀出席在北京举办的第十一届香山论坛。中方在论坛期间还向美方赠送了绣有「和为贵」三字的旌旗。紧接着,中美两军负责人进行了视频通话。

9月18日至9月20日,中国解放军南部战区司令员吴亚男应美方邀请,率团赴美国夏威夷参加美国主导的「印太防长会议」(CHODs)。吴亚男还与美军印太总部司令帕帕罗举行了会晤。西方媒体称,此次会晤体现了「坦诚」,意味着「中美两军就重新沟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中国军方发言人张晓刚在答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司令赴美国夏威夷参会一事记者问时,阐明了中方对于中美两军关系的立场:「我们要求美方校正对华战略认知,回归理性务实的对华政策,切实尊重中方重大关切。在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道路上,与中方同向发力。通过坦诚、有效、建设性对话合作,推动两军关系稳下来、好起来、向前走」。中方使用了「校正」,「回归理性」这样的用词。

中美军事对话,体现了中美军方高层对「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的认知,这与美国政府多次表态,无意与中方发生冲突的意愿也是一致的。美方邀请中国高级将领率团赴美,有利于进一步建立中美军方级别的沟通管道,有利于缓和两国军事层面的紧张关系,也有利于发展中美关系。

拜登上台以来,其对外政策的特征,就是一手拿着财政拨款,一手挑起战争,外交政策为军事机器的运转服务。在对华政策上,常持「两副面孔」,表现为「既要如此」,又要「如彼」,出尔反尔,已经不胜枚举。拜登的对华战略,骨子里就是要把中国当对手、当靶子、当「假想敌」,通过联合盟友施压,对中国进行遏制,以显示美国在印太,尤其是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

9月22日,我们又看到熟悉的美式「套路」。在拜登老家举行的美国、澳大利亚、印度、日本四国领导人会议上(依据新建的美日澳印「四国安全机制」QUAD的需要),由于「忘关麦克风」,美国宣称的「中国咄咄逼人」,「中国威胁地区安全」的会议主旨,不胫而走。其实,拜登早就提出,应对中国的最好办法,就是将中国定位为「唯一有能力全面挑战国际体系的国家」。主张建立美国及其盟友的「统一战线」,实现对中国的「围堵」。现在拜登执政还有4个月,四国领导人会议成为以「中国威胁」为诱饵,稳住盟国的拜登外交,进行的「闪亮登场」。

来自「多边层次的围剿」,还发生在台湾海峡。9月25日,就在中国火箭军向太平洋试射一枚航程12000公里的洲际飞弹的当天,日本「涟」号驱逐舰、澳大利亚「雪梨」号驱逐舰、纽西兰「奥特亚罗瓦」号补给舰,接连过航台湾海峡。值得警惕是,这是日本自卫队首次过航台湾海峡。而日本宣称「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当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宣称,「对其全程进行了跟随监管」。

美国当地时间9月27日,中国外长王毅在纽约联大期间,应约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王毅开诚布公,指出美方不能总是以「两副面孔」对待中国。指出美方既然多次表示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就要从根子上树立理性对华认知。以慎之又慎的态度处理分歧,而不是动辄「从实力地位出发」,我行我素,任性妄为。对台海局势,王毅强调,当前的最大危险是民进党当局的「台独」行径。

王毅的话,可以理解为中方对中美两军对话的态度,是「补台而不是拆台」。中美两大战区的负责人进行会晤,本身就是对减少地区冲突的努力。王毅也间接点出,中美两国需要找到长久和平的共存之道。提醒美方:「不要在理性门槛」前战略犹豫。(作者为上海台湾研究会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