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和雷射针灸 协助发展迟缓儿肌力和语言
中医大新竹附医中医儿科医师邹晓玲说,雷射针灸是以低能量的雷射光束,在穴位上进行固定能量和频率的照射,因无疼痛感且非侵入性,是近年来新兴的治疗选择之一。(罗浚滨摄)
出生就四肢无力的6岁林小妹妹,语言与动作发展迟缓,在中医大学竹附设医院做长期早疗课程与针灸治疗,并搭配雷射针灸数个月后,下肢肌力持续进步,从跪爬着移动逐渐进阶到可以扶站移动,日前回诊时突然能自己扶着车门走下车,给妈妈一个超大惊喜!
中医大新竹附医中医儿科医师邹晓玲表示,发展迟缓在中医儿科属「五迟」、「五软」的范畴,主要归因于先天禀赋不足,造成小朋友在肢体活动与语言表达方面的落后。
有些4到5岁小朋友读幼儿园时,被老师发现语言发展落后,一般表现状况为语言词汇少、理解力不足、听不懂指令或与其他小朋友的沟通互动不足,被父母亲带来寻求中医协助。
邹晓玲说,治疗方面针对病因选择补益肝肾气血的内服中药,可以促进身体整体机能的提升,再搭配头皮针给予大脑内部主管语言、运动或情绪等相应功能区块,进行针刺以活化脑内神经。
一般经过数周至数个月头皮针的治疗,可以观察小朋友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词汇量是否逐渐增加,能否比较配合大人的指令动作,与别人沟通互动及开始会在学校交朋友。
邹晓玲指有篇收案132名脑性麻痹伴随语言发展迟缓儿童的随机双盲研究显示,语言复健搭配针灸治疗组的小朋友,进步幅度比单纯接受语言复健的小朋友明显。
邹晓玲说,相较于传统针灸,雷射针灸是以低能量的雷射光束,在穴位上进行固定能量和频率的照射,能促进体内粒线体合成,增加能量来源,启动内分泌调节,达到抗发炎及恢复血液循环效果,因无疼痛感且非侵入性,小朋友接受度高,是近年来新兴的治疗选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