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中医针灸改善出血性中风 研究成果发表中华针灸医学会
▲研究发现1周3天,每天针刺1次的针刺治疗,对于脑出血病人确实具有疗效,可明显改善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意识状态及肢体力量。(图/记者林悦摄)
奇美医学中心中医部任东辉医师指出,中医学上的中风是指骤然出现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舌强语蹇,或猝然昏仆,不省人事的一种疾病,又称为卒中,中医针灸治疗配合中药,可明显改善病人意识状态,肢体力量及日常生活能力,研成果发表中华针灸医学会杂志。
任东辉医师说,其病名最早见于《内经》,记载有「仆击」、「大厥」、「薄厥」、「偏枯」、「偏风」及「身偏不用」等。《素问•生气通天論》曰:「汗出偏沮,使人偏枯。」中风多由情志不畅,忧思恼怒,或饮食不节,或房勞所伤,或外邪侵袭等因素,导致脏腑阴阳失调,气血偏盛或偏虚而发。针灸治疗中风早在《内经》中即有记载《灵枢•热病》:「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又云:「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指出中风瘫痪的治法及其预后。而古代针灸专着如:《针灸甲乙经》、《针灸资生经》、《针灸聚英》、及《针灸大成》等,也都有治疗中风之法。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针灸治疗主要是透过改善损伤部位的血流循环、降低局部的血液浓稠度,使得局部区域的血流量及血氧饱和度增加,有利于局部组织的血氧和营养的供应,促进受损神经细胞的生长、合成功能、能量地代谢以及代谢废物的清除、调节损伤部位的脑皮质电活动,提高其兴奋性、促进健侧神经纤维的代偿机制启动、影响或调节神经传导物质的释放等方式,来改善中风后遗症。
▲ 奇美医学中心中医部任东辉医师指出,中医针灸使用频次前三名的穴位分别是合谷、太冲及后谿穴。(图/记者林悦摄)国外的『美国互补与替代医学』期刊,其研究也显示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显影亦显示针刺「合谷」、「太冲」等穴位时,可以活化脑部两侧主要体感觉区及对侧小脑,明显启动两侧大脑半球的额叶、颞叶,甚至启动两侧海马回,提示针刺治疗可提高病人认知能力。任东辉医师指出,许多先进国家对于脑中风疾病的医疗模式与服务,已讲求医疗品质的深度、也追求服务内容的广度而更强调跨科际的整合,以提供病人更全方位的治疗服务,因此脑中风的治疗除了外科手术治疗及控制血压、颅内压以维持生命之外,还能借由复健治疗来达到肢体功能的进步,中医的针灸也是重要的复健治疗方法之一。长期以来,奇美医学中心注重脑中风的中西医团队合作治疗,并获致许多正面成果,包括其中:102年时奇美医学中心以回溯性统计研究一年内中西医合作治疗的出血性脑中风病人,评估其临床成效。结果发现,该研究收案的脑出血病人共99位,病人平均年龄约57.96岁,男性占64位,女性占35位,以51岁至60岁及61岁至70岁最多,分别是35位(35.3%)及21位(21.2%),约78.8%的病人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在搭配中医针灸治疗的介入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简称GCS)的昏迷程度显著减轻;在睁眼、说话及运动反应三方面分数都有显著增加。在四肢肌力测试显示治疗的介入对四肢肌力都有明显的增加。在巴氏量表(Barthel Index)以及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脑中风评估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以下简称NIHSS)总分方面,巴氏量表总分治疗前平均为10.81分,治疗后平均为19.39分;NIHSS总分治疗前平均为25.22分,治疗后平均为21.08分,两者均显示功能上的进步。NIHSS量表分项目意识程度(-问题及-遵从命令)、右上肢、右下肢、左上肢及左下肢的最佳运动功能,针刺治疗前后比较具统计上显著进步。而穴位使用总频次为1133次,使用频次前三名的穴位分别是合谷(76次)、太冲(66次)及后谿(62次)。本研究『出血型脑中风住院患者合并针灸治疗疗效之评估』发表刊登于2013年的中华针灸医学会杂志,有4位作者,而奇美医学中心中医部主治医师任东辉就是其中的一位。任东辉医师表示,在西医住院常规治疗脑中风结合会诊中医针灸治疗下,『出血型脑中风住院患者合并针灸治疗疗效之评估』研究论文,发现1周3天,每天针刺1次的针刺治疗对于脑出血病人确实具有疗效,可明显改善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意识状态及肢体力量。任东辉医师指出,国内外亦有医学文献支持针灸有助于脑中风病人的恢复,包括减少住院天数降低院内感染机会、改善运动功能与提升生活品质,过去必须等到脑中风病情完全稳定才能进行中医治疗,这可能已是发病2、3个星期后了,现在强调早期介入、早期治疗,以提高预后的效果,所以阻塞型中风约3至5天,出血型中风约5至7天,即可由中医师介入,以床边针灸治疗的方法,预防脑中风的次发性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