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缓失智痴呆病程 中医针灸这部位能帮忙

延缓失智痴呆病程 中医「头皮针」有解方

失智症就是老人痴呆吗?日本将「痴呆症」改名为「认知症」,台湾则统一称为「失智症」。正常老化的认知功能退化,只是轻微记忆力衰退、反应变慢,并不会影响个人日常生活功能或社交能力。

而失智症是不正常的老化,是一种渐进性大脑疾病,病人意识清楚,除了认知功能障碍,也可能会出现个性改变、攻击行为、行为异常,以及易怒、忧郁、焦躁不安、妄想或幻觉等精神症状,但其并非精神疾病,却因此影响人际关系与生活。

不了解失智症的家人朋友,可能没意识到病人已罹患失智,而骂病人「老番颠」,尤其是早发型失智症,病人在65岁以前即发病,却常被忽略而未被诊断出来。

●失智症病因复杂 仅小于5%经治疗可恢复

失智症可分成退化性失智症、血管性失智症、混合型失智症,以及其他因素所导致的失智症。最常见的病因是退化性阿兹海默氏症,其次是血管性失智症(曾发生脑血管病变造成脑神经损伤);退化性失智症还包含额颞叶失智症与路易氏体失智症。

其他因素导致之失智症则包括药物、情志疾病(例如忧郁症)、内分泌与新陈代谢疾病(例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肿瘤、创伤、营养缺乏(例如缺乏维他命B6或B12)、感染等。其中,小于5%可逆性的失智症经过治疗之后,便可改善或恢复认知功能。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延长,台湾已于2018年从高龄化社会转变为高龄社会,国家发展委员会更推估2025年将迈入超高龄社会。由于老年人罹患慢性病的机率和比例提高,未来,台湾也将会有很高比率的人口罹患失智症,在少子化的现代,照顾失智症病人可预测将是未来年轻一代即将面临的重担。

国际失智症协会(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 ADI)每年发表全球失智症报告,全球每3秒钟就有1人得到失智症,全球失智症病人估计自2019年有5,500万人,至2030年有7,800万人,到2050年更有13,900万人。

根据去年2021年9月的报告指出,预估有75%的失智症病人并未被诊断出来,估算全球有4,100万失智者尚未被诊断,而未被诊断的比率和国家收入成反比,例如在中低收入国家有90%失智症病人未被诊断,而高收入国家则较低,有60%失智症未被诊断。

随着全球人口高龄化,对于失智症的精确诊断和照护需求将会有如海啸一般袭卷而来。如果能早期发现失智症征兆,提早诊断出失智症,就有助于早期介入治疗,延缓失智症的进展,并维护病人和家属的生活品质。

●失智症的中医观点与治疗主轴

随着年纪越大,人体衰老,逐渐气血阴阳失调。在中医生理学观点中,肾为先天之本,与人类基因遗传因素有关。肾藏精,精生髓,而脑为髓海,故肾与大脑功能密切相关。肾虚精亏导致脑髓空虚,脾失健运使水湿凝聚成痰湿,也无法化生气血,痰湿又阻遏气血运行,气虚血瘀导致脑络阻滞则使脑髓失养、神明失用,又心藏神、主神明,所以肾、心、脑、脾等脏腑虚衰与失智症的发生相关联。

针对失智症病人脑部的实质病变与功能异常,中医多从心肾为主轴,以活血化瘀、祛痰开窍、宁心安神的中药和针灸穴位治疗。而依失智症的病程进展,会因为症状和严重程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治疗目标。

根据一篇分析全民健康保险资料库的研究指出,目前接受中西医整合医疗的失智症病人以中期最多,初期次之,末期最少。而中医处方的药理分类比例,在不同的病程阶段也有所不同,例如在初期以补养、清热剂最常用,中期以安神和解剂为主,末期则以利湿、祛痰、补养剂最多。

失智症中医治疗穴位。(图/林佳慧医师提供)

●依病程延缓病情,减少并发症

根据失智症的不同病程、不同严重程度,中医介入的治疗目标也有所不同。对于轻微认知功能障碍的轻度失智,以维持认知功能、延迟脑部功能退化为治疗目标。若是中度失智,病人出现精神和行为症状,则治疗目标是稳定病人情绪,减少其易怒不安、焦虑、妄想、攻击行为等。

重度失智病人的治疗,则需维持病人生活功能,减少插管和严重并发症的产生,例如末期病人常有吞咽困难导致营养不良,或吞咽功能差导致呛咳而罹患吸入性肺炎,泌尿道感染引发败血症死亡等。

中医治疗还能改善病人吞咽功能,减少病人因为无法自行进食而需要插鼻胃管灌食的比率。若中西医结合治疗失智症,长期下来,可以降低失智症病人肺炎住院率,及减少长期导尿的需要。

※本文作者为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中医针灸科林佳慧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