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语谦言》产业创新的努力 不该恶意扭曲(陈立基)
立法院民进党团批高虹安「公器私用过河拆桥,资策会被当工具人」,曾几何时过去台湾产业创新的成功方程式,因为选举的扰动一池春水。(图/记者蔡佩珈)
在台湾于经济部辖下的法人单位,肩负着促动经济活络的重大责任,在有限的政府资源之下,竭尽所能的提升台湾产业全球竞争力。在产业创新的面向中,从学界、业界不断的寻找,新的产业技术可能性,透过单位内部人才的培育投资,逐渐累积人的技术能量。产业技术的提升速度越快,产品的全球竞争力越强,透过知识与经验的迅速累积,建构出专属于台湾可以领先全球的技术蓝图;因此在目前全球以红色供应链为生产制造主流的困境中,台湾的产业依然拥有不可取代的坚实地位。
综观过去法人单位在政府管理下的成功方程式,都是透过适当的人才培育,从国外引进新技术,进行分工整合来建构台湾可用的产业链,例如:1976年工研院选派史钦泰、杨丁元、章青驹等19人团队赴美国RCA培训,借此引进积体电路技术,后来这些人都成为台湾半导体产业的关键人物,也成就了台积电、联电这种优质厂商,还有带动日月光、联发科、群联、稳懋、旺宏、华亚科、南亚科等,形成护国神山产业生态系。目前台湾拥有的关键半导体产业,已于全球建立完整的基础优势,从智慧物联网的趋势看来,人工智慧、大数据以及物联网,都是未来软硬整合的重要技术主轴。
近日看到某个周刊的报导,报导产业科技人才高虹安从法人单位到民间企业的期程表,内心感慨万分,曾几何时过去台湾产业创新的成功方程式,因为选举的扰动一池春水,变成「根本是把资策会当作工具人,做为自己职涯的跳板,令人看不下去」。对于一般大众用这个方式来误导,也许是一种尝试改变选情的方法;但是,看在长期推动台湾产业的专家眼中,内心不禁感到非常的悲哀与愤怒,努力产业创新的良善用心,竟然可以被抹黑扭曲到这种程度。
因为台积电从工研院新创事业(Spin off)的成功典范,近十几年经济部对于法人单位的重点绩效指标,让新创事业已成为绩效指标中的重中之重。但是新创事业是不可能一蹴可及,前置流程布局是一个都不能少;此外,根据全球新创事业的统计数据显示,经过5年后新创事业的存活率仅有1%。因此可以了解新创事业成功的困难度有多高,而且还要领导团队成员走出现有公司的舒适圈,走向前途不明的产业未来,可说是现代版的出埃及记,十分考验人性的复杂与历练。
但是,今日有人遵循前人的足迹,从学习引进技术到以新创事业的方式,替台湾产业的未来走出前瞻之路;途中虽然筚路蓝缕却也过关斩将,因此得到多个国内外奖项的肯定,最终获得本国全球龙头制造商的青睐,成为被收购的新创事业,并促成大数据技术内化,提升台湾全球产业竞争力。这是一个与台积电历程类似的故事,任何人都可以做新创事业,但是会被鸿海收购以及技术贯彻落实,就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国家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不应该因为选举的因素,而对类似历程有不同的解读,这样的操作手法只会损耗国家实质竞争力,这样搞下去以后谁还敢为国家的产业创新来付出,在台湾是不会有人对张忠谋说:「根本是把工研院当作工具人,做为自己职涯的跳板,令人看不下去」。
在中华民国的历史过程中,很多人内心都很欣赏过去孙运璇院长的风骨,为了国家产业经济大局而用心布局,成就了许多可长可久的重大政策,会有这样的政治眼光,背后都是有扎实的专业背景支撑。因此选择了成就国家,而非成就小我、走向内耗;为国家产业创新奋斗努力的每一分子,都没有必要遭受这样无端的恶意扭曲。
(作者为民众党新竹县党部竹北区主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