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语谦言》能源问题不只是电网(鄞楷谦)

因应俄乌战争、303大停电,民众党立法院党团呼吁政府尽速重新检讨能源政策。(林缙明摄)

303后一连串的停电事件,凸显出我国电网脆弱、应变能力不足的问题,眼见国人对于供电不稳的担忧日增,政府赶紧抛出提升电网韧性的改善措施,然而相同的口号在去年前的513和517停电时就已听过,如今同样的问题依旧持续发生,不禁令人怀疑政府面对问题的决心。事实上,台湾的能源危机不止是脆弱的电网,若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分析,便会发现台湾的能源未来,恰似台电的供电网络,危机四伏,只消一只小鸟撞击,就会全盘皆输。

303大停电,意外引爆工总理事长王文渊和秘书长蔡练生之间的冲突,工总发生了什么茶壶风暴外人恐怕难以得悉,但从蔡练生公布的对话纪录中可以发现,外传不合的两人却在一件事上有着高度共识:当前的能源政策必须有所调整。两位工业界大老的焦虑并非杞人忧天,根据经济部能源局统计,去年全国用电量达到历史新高的2909亿度,增幅3.9%也是近十年最高,随着疫情趋缓经济回温,政府又强力推动高耗能的半导体产业,能源局估计2025年电力需求将攀升至3175亿度;另一方面,能源结构转型却明显进度落后,按照蔡政府规画,2025年发电结构本应为燃气50%、燃煤30%、再生能源20%,然而经济部已经坦承再生能源占比无法及时达标。尽管官员们试图用「分母变大分子变小」的话术来为政策跳票缓颊,却完全没有说明不变的供应要怎么满足增长的需求,想掩饰缺电危机却反而欲盖弥彰。

若要满足不断增加的用电需求,燃气发电量及占比势必要再提升,亦即2025年台湾电力将有超过一半依赖天然气,从风险控管角度来看实非明智之举。乌俄危机初期,德国就是因为过度仰赖俄罗斯的天然气,才在美国号召盟友对抗普亭时显得投鼠忌器。诚然,俄罗斯并非我国主要天然气来源国,欧洲各国的担忧也在美国承诺解决后逐渐消除,但在俄中联手、台湾被俄国列为不受欢迎国家,美国和卡达又来不及补足欧洲巨大需求之下,执政党是否敢向人民保证,在大国各有所图的博奕台上,台湾的天然气需求依然能持续得到满足?如果不敢,那又为何将国家超过一半的电力赌在天然气上?更别提天然气价格波动带来的亏损,中油光是去年就赔了749亿元,代理董事长李顺钦预估今年还会再赔1000亿,亏的全是人民的纳税钱。

燃气发电比例之所以被拉得这高,主因有二:第一是僵化的能源政策,民进党在2012年抛出「2025非核家园」的构想,基于空污考量,天然气便承担了补足核电缺口的任务,但不是还有再生能源吗?这就要提到第二个原因,也就是政府在推动再生能源上的狭隘视野。根据《再生能源发展条例》,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质能、地热、海洋能、风力、非抽蓄式水力等,种类多元,但执政党基于某种不得而知的原因,一直以来都偏重发展风电及太阳能,两者发电量合计就占再生能源的58%。正如同发电结构过度集中,再生能源发展失衡也削弱了绿电韧性,太阳能因土地问题发展受限,风电设备跟技术人员则被疫情卡在国外,造成绿电开发进度严重延宕。然而,与其他再生能源相比,风电和太阳能并不具备特别突出的优势,台湾用电尖峰在夏季,离岸风电主要发电季节却是冬季,而地狭人稠的台湾在太阳能板设置上显然空间有限。相对的,台湾四面环海,又位于断层带上,具备开发地热和海洋能的地理条件,而养猪业和农业也有发展生质能的潜力,但这些绿能得到的关注却远不及风电和太阳能。政府必须在政策与投资上辅导其他绿能,透过均衡发展来分散风险,不能再把鸡蛋继续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太阳能在303停电时的即时支援,证明了再生能源确实可在强化发电韧性上扮演关键脚色,然而太阳下山后另一波停电潮,说明了绿能的发展不能只偏重发电,更要注重储电。英国诺丁汉大学研究发现,电力系统中存在愈多光电,电网愈容易出现故障,原因就在于太阳能的不稳定性,因此研究团队建议先把光电充入电池,再透过电池稳定放电以保护电网。如要提升电网韧性,改善再生能源供电不稳的缺点,就不能忽略储能技术的重要性。而以台湾目前不堪麻雀松鼠一击的输电网络,加紧开发储能技术,还可以在各种天灾人祸发生时,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以大众运输来说,303停电时高雄捷运因失去动力停在隧道中,最后竟让乘客沿轨道步行到邻近车站,在运输安全中,让乘客走列车轨道是非常不得已才会采用的下下策,因为中间有太多不可控的风险,若高捷设有储电设备,能在停电情况下支撑列车至少行驶到最近的车站,这些风险很大一部分可以被排除。

再生能源发展的迟滞,也严重威胁中小企业未来的竞争力。欧盟2026年将开始课征碳关税,将影响我国对欧贸易的3-5%。透过税金引导产业采用绿能,这本是一桩美事,国家再生能源凭证中心也发出了超过百万张的绿能凭证,但其中99%的凭证都被台积电抢走,几乎没有留给其他企业购电空间,中小企业只能眼睁睁看着高额关税步步逼近。除非政府已下定决心要走南韩独厚大型财团的发展路线,否则就应该透过价格调控和政策工具,一方面增加中小企业在绿电购买上的议价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大型企业自行开设绿能电厂,而不是热衷于「缺绿电不是缺电」的文字游戏。此外,国际碳权交易也不失为一个解方,台湾虽然不是巴黎协定缔约国,但仍然可以透过双边甚至多边架构买他国碳权,但在莱猪、福食议题上最讲求与国际接轨的执政党,目前对于国际碳权似乎还是脱轨状态。

制定国家发展政策必须有前瞻性思维,政府不能只把视角限缩在2025,而应针对2050净零碳排提出更长远、更清晰的规划。强化电网韧性与台电内控固然重要,但发电结构、再生能源、储能技术开发、碳交易,也无一不是台湾潜在的挑战,更是确保产业发展及民生安全不可或缺的要素。现在层出不穷的能源问题,显示出蔡总统在制定2025非核家园时,对于台湾整体能源环境缺乏充分认识,后续在执行时又缺乏分散风险概念,作为政策制定和执行者,蔡总统应带领执政党负起责任承认过失,务实地看待并解决问题,而不是一直透过话术粉饰太平,一意孤行坚持十年前思虑不周的僵化口号,否则除了藻礁生态、民生安全、产业竞争力,台湾未来恐怕还要再付出更多代价。(作者为民众党副秘书长)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