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府携手431家基层诊所 组「社区防疫阵线」
▲林智坚致赠基层诊所隔离衣、面罩、N95口罩各1600份。(图/新竹市政府提供)
新竹振道记者 蔡文绮/新竹报导
社区诊所是接触各式病患的第一线,是防疫工作不可或缺的一环,新竹市长林智坚今(18)日邀集诊所医师公会理事长们,与竹市431家基层诊所、786位医师共组「社区防疫阵线」,透过病患分流、双向转诊、疑似个案即时通报专线等六大措施守护市民健康;林智坚也致赠基层诊所隔离衣、面罩、N95口罩各1600份,他表示,感谢一年多来基层诊所防堵社区传播,市府也透过与诊所专属热线,有需求即时反应、立即解决,「照顾好医护,才能照顾更多市民。」
林智坚今与西医师公会理事长邱国华、中医师公会理事长黄科峰、牙医师公会理事长蓝鸿文、诊所协会理事长陈志宏,共同研商基层诊所防疫措施,包括人流管控、物资整备与转诊机制。
林智坚表示,昨天开工第一天他前往马偕儿医视察,第二天与基层诊所医师开会研商疫情,疫情爆发一年多以来,虽然造成生活冲击,也看见台湾国人同胞的团结。市府更与医护人员站在同一线,盘整缺乏的医疗物资、动用战备资源提供第一线医护,大家共体时艰、解决困难。
其中,大家最担心的就是社区传播,市府也持续提醒医护人员与民众遵守相关防疫工作。林智坚说,除了感谢市民朋友,也感谢4位医师诊所公会理事长的辛劳,及时处理物资分配与解决会员问题。
西医师公会理事长邱国华表示,感谢市府与医护人员站在一起,并成立社区防疫阵线,盘点、提供大家缺乏的物资,「是『伙伴』关系互相帮忙。」邱国华更感性地说,市府卫生局非常贴心,照顾好所有第一线医护人员的需求,也让大家知道市府不是来「检查」,是来「协助」。
牙医师公会理事长蓝鸿文说,新竹市是仅次桃园,防疫层级最高的,非常感谢市府随时提供医护相关物资。中医师公会理事长黄科峰表示,因新竹市有科学园区,门诊多数病患也来自园区,新竹市守得好,没有防疫破口,守护的是国家经济,感谢市府随时提供相关正确的讯息,也提供充实的医疗物资。
诊所协会理事长陈志宏以去年4月的敦睦舰队磐石舰官兵确诊事件为例,当时就是社区诊所医生发觉异状、紧急通报,及时阻止社区传播;今年1月部桃案例爆发后,市府就紧急成立社区防疫阵线,和第一线医护共同研商、齐心抗疫。
卫生局表示,上月27日竹市三区卫生所已执行431家诊所防疫辅导访查,并要求务必落实防疫6大要点,第一「落实感控」,掌握防疫资讯、落实各诊所感染管制措施指引及每日环境清消作业。
第二「自我防护」,佩戴外科口罩,落实手部卫生、适当时机正确穿脱防护衣、工作人员健康监测等。第三「主动询问」,诊间门口或挂号台需张贴告示,提醒病患主动告知旅游史、职业别、接触史及是否群聚(TOCC),留意并善用健保资讯云端查询落实转诊。
第四「病患分流」,若发现疑似个案,请病人佩戴外科口罩,使用独立诊间或户外通风处。第五「通报转介」,遇疑似或特殊专案个案通知卫生局防疫专线5355130或拨打1922专线协助,依指示转诊个案。第六「双向转诊」,使用健保署电子转诊平台,协助疑似个案转诊轻症采检医院(本市国泰、国军、南门医院)。
市府提醒民众,虽然疫情趋缓,仍需注意自身防疫措施,像是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勤洗手,也应尽量减少出入人潮聚集、医疗照护等八大类场所,同时呼吁业者(如市场、市集等)不贩售裸食、不提供试吃,以减少传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