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2024新政府新財政

台湾财政须强化纪律,目前财政纪律有两大破口:一为特别预算的浮滥,另一为岁收超征。图/联合报系资料照片

恭喜赖清德先生当选第十六任总统,即将成为第十位的中华民国最高领导人。

政府施政,大从数千亿的基础建设、小至发送一则手机简讯,皆须有财源应对,是以财政为「庶政之母」。过往八年的财政功过是非已矣,台湾财政的未来仍有可追。谨此提出以下三大要点,不仅可作为「财政新政」之纲要,也是后续四年任期间,用以审度检验赖政府财政施政之根据。

首先,财政纪律的强化。财政经营管理最终目标在于永续,而财政永续奠基于财政纪律的基石。目前财政纪律有两大必须面对的破口:一为特别预算的浮滥,另一为岁收超征。

自八十五年公民直选总统以来,在一政府会计年度中,同时有三、四件执行中的特别预算,已经成为财政常态,且特别预算的金额规模,也屡创新高。由于特别预算以特别条例为法源,往往为一时之所需,而有跳脱一般财政纪律规范的情形;如果无法杜绝特别预算的浮滥,则财政纪律沦为具文,无法制约政府支出的膨胀。

又,财政纪律的维持,精确的数字管理为不可或缺的条件。但一○五年度至今,全国税收超征金额合计高达一兆七千余亿元;绝大多数为中央内地税税收。无法准确预测税收,意味财政数字管理失灵;巨额超征的税收,凸显预算程序功能不彰;持续性的超征,则表示整体租税制度,恐有结构性问题,有违租税公平正义。

第二,落实中央与地方分治,促进地方财政自主。根据《中华民国宪法》,中央与地方分权而治;但摆在眼前的现实是,三分之二的县市政府,岁出平均约八成来自中央统筹与补助,且年年如此。地方财政不能自主,所谓地方自治,不过是仰中央鼻息。一旦地方政府为取得预算经费而一味迎合中央的计划,或反过来由中央引导地方发展,民主政治将走向集权与专制路径。

赖总统当选人,曾经担任直辖市台南市第一、二届市长,有长达近七年地方治理经验,对于地方财政之不足,必然有深刻体认;且曾担任行政院长近一年半的时间,熟知财政的中央集权与中央集钱。《财政收支划分法》、《中央统筹分配税款分配办法》与《中央对直辖市及县(市)政府补助办法》的修正,攸关国家宪政体制的成败,不容再蹉跎。

第三,全盘检讨税制,实现租税公平与正义。近年来,台湾税制的发展,并无结构性变革,乏善可陈下,只见搬出空洞抽象的「税制优化」作为口号,错乱地以「国人不用缴税家户数」当成税改绩效。对于国人革新税制的期待与呼声,一味以拖待变;面对政治扭曲与选举压力,则是惟命是从。税制的现况问题在于:资本利得课税不一,多项税制未能与时俱进,对于日趋严重的所得分配不均问题,税制重分配功能不彰,甚至助长中低所得家庭的贫穷世袭。

赋税改革的方案应具有理论基础,赋税改革的方向应寻求社会共识;建议召开全国赋税改革会议,整合资本所得税制,因应人口与经济结构的变化,调整税制结构,检讨并废除不合时宜的税目,推动遗赠税改,促进机会均等。税制必须要翻转打破「百分之一所有、百分之一所治、百分之一所享」的现况,达成实现「全民所有、全民所治、全民所享」的民主。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