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大禹治水不知道也沒關係?
赖清德上个月在就职总统前到台南乌山头水库参加八田与一技师追思纪念会,并亲自在八田铜像前献花致意。本报资料照
最近有家长发现,明星高中的孩子们不知道「大禹治水」的典故,非常震惊,直呼是不是108课纲发威了?有人说,大禹治水是神话而非历史,不知道也没关系。也有人讽刺被108课纲洗脑的年轻人只知八田与一,不知大禹。
个人记忆中,最早看到这个故事,是在小学国语课本。课文描述大禹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勤政爱民,发挥了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中学历史课则提到舜时代遇到洪水,鲧以围堵之法治水失败被杀,禹则改用疏通之法而成功。后来舜把帝位禅让给禹,禹建了夏朝,传位给儿子启,从此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夏朝不如后来的商朝,有像甲骨文这么直接的证据,所以其存在与否,并无定论。然而,若从后世文化发展的角度看,夏禹到底真有其人,抑或只是虚拟的神话人物,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这个名字,早就成为古圣先贤的其中一个代名词,是解民于倒悬的明君典范。若想励精图治,就必须以大禹为学习的榜样。犹记得大学时期,老师在课堂上批评台北治水不当,怎么可以用围堵的蠢方法,难道不知几千年前,大禹就教过我们要懂得疏通吗?
可见大禹治水的故事,包含了太多有用的启示,从待人处世的态度,到治国、管理的观念与方法,在在值得深思。不只如此,它还给艺术创作提供丰富的灵感,如晋顾恺之画过《夏禹治水图》,诗圣杜甫写过《禹庙》:「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很有画面,也传达了对贤君的期许。
这就是文化的累积与传承,也是故事的力量。如同古希腊神话在欧美地区流传久远,成为广泛引用的典故。知识分子谈论它们,好比吃饭喝水一样自然。譬如将火种带给人类的普罗米修斯,就是文学、艺术、音乐的热门主题,贝多芬以此为名所写的序曲,还相当受欢迎。
引用典故,并非存心卖弄,而是提供更多灵活的思考,帮助人们解决难题。战国时期,有很多纵横家,游说各国国君。能成功地改变君王想法的,往往不是「直言犯谏」,而是巧妙地用寓言故事,迂回地旁敲侧击。淳于髡以大鸟的比喻,激发了齐威王「一鸣惊人」的斗志。可见,聪明的人懂得取材、变通,使执迷不悟者茅塞顿开。
有人说,与其了解大禹治水,不如看看台湾原住民的洪水故事更亲切。确实,世界各地都有古老的洪水传说,诺亚方舟也是著名的一例。但这些故事并不相斥,没有必要为了知道原住民的洪水传说,就抛弃流传久远的大禹治水。何况我们现在最熟用的中文正体字,承载了数千年的华夏文化。从中华文化汲取先人的智慧,必然比其他文化更有效率,何必舍近而求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