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赶AI勿忘网路泡沫轨迹

(图/美联社)

人工智能ChatGPT爆炸式的涌现正在改变全球的产业结构。但由于获利模式尚待建立,目前的发展多集中在技术和应用端商业模式的开发。但因人工智能技术运作相当费水耗电,虽然此项技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功能,但在新兴划时代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的推出的时刻,庞大的资金需求使得「非营利导向」智能网路泡沫化及阴谋论阴影再度浮现。

人工智能下游晶片业者Nvidia创办人黄仁勋宣称,通用人工智能AGI将在5年内达成,届时智能奇点与治理伦理都将成为人类文明演化的里程碑,断崖式的产业移转也将成为预期的结果!

姑且不论AGI或智能奇点是否可能为人类文明带来毁灭性的结果,在途演化过程中所必须花销的费用又应该是「谁」本买单? 更进一步思考,这些人工智能技术的创造者难道都秉持「悲天悯人」的情怀,只为确保人类文明不会因此而毁灭?又是一出「羊毛出在狗身上,猪来买单」的戏码?

认真研究人工智能的阴谋论及泡沫化亦的问题,确实有其必要性,除了为「自保」也攸关未来发展的机会。

从2000年互联网泡沫化的过程中,我们似乎能找到其中的蛛丝马迹。在2000年时,掌握互联网平台及关键资源主要是Google、Amazon、Apple、微软等犹太族群的大型企业,这些矽谷厂商的绝对优势垄断网路资讯平台、财金流、市场流、技术开发等领域。

而今日席卷全球的AGI技术,在系统结构性、商业模式操作、集资吸金以及媒体的宣传手法上,与20多年前IoT有许惊人的相似之处。

首先,所有使用考平台互动操作、数据库、云服务大多掌控在这一群矽谷犹太菁英手中,虽然半导体设计和制造是由其他企业所寡占,但市场的主动权仍然是由位于智能网路顶层的菁英所掌握,包括了资金流、关键技术、专业人才。

如今,整个智能技术一日千里,网路风潮瞬息更新,而系统性产业结构也将在不断随着新技术、新演算法、新商业模式而日新月异。

当矽谷这一群犹太族群牢牢的控制了产业的脉动、操作模式、极端倾斜的「吸金模式」,宣称这是一个「非营利」的组织运作会不会有些言不由衷,这其中有没有任何隐藏性性的泡沫阴影?

台湾朝野曾表示希望把智能技术发展成为下一个护国神山。当全民疯狂追逐人工智能技术的时刻,若泡沫化若不如预期的突然发生,必定损失惨重!

没人可以准确预测,智能泡沫是不是会在短期内发生,但泡沫破裂(Bubble Burst)的概率却在逐年提升中,更像是一个绅士阴谋(Gentlemen’s Conspiracy)的开端。

当然,刻意危言耸听是大可不必,但未雨绸缪却是必要的手段,政府主事的相关部会是不是应该慎重的思考一下这个「泡沫化」的问题了?(作者为阳明交通大学科管所退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