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产业》AI狂热copy网路泡沫化? 华尔街七大权威这样看

包括资深经济学家罗森伯格(David Rosenberg)在内的市场权威人士,以及来自美国银行、瑞银和TAM Asset Management等华尔街大行的专家们,将近来AI科技股的飙升比作在2000年以市场崩盘画下句点的网路泡沫。

今年以来,在辉达、Alphabet和微软等AI概念股大涨带动下,以科技股为主的那斯达克100指数已经上涨39%。其中,辉达股价今年来飙涨192%,有些人开始质疑这档晶片股恐已高估。

但并非所有人都认为AI相关股已经涨过头。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Wharton School)已经退休的金融学教授、知名华尔街大多头西格尔(Jeremy Siegel)表示,他不认为这股AI狂热是一场泡沫。 Tradier Brokerage执行长Dan Raju表示,现阶段有关于AI泡沫化的说法根本是捕风捉影、毫无根据。

以下精选7位华尔街权威人士最新的看法:

●AI泡沫已经形成

美银BofA Global Research投资长Michael Hartnett表示,目前AI已处于「婴儿泡沫」(baby bubble),他并提出「AI=网路」的看法。他表示,资产泡沫无论是来自于网路发展等「对的事」,还是来自房市等「错的事」,总是因宽松货币政策开始形成、因联准会升息而破灭。

TAM资产管理公司投资长James Penny表示,就算只是在业绩报告中提到AI这个词都能让股价上涨,这与网路泡沫时期非常像。我认为这个市场有点过头了,我对它开始下跌的押注将大得多。他并表示,过早对联准会将开始扭转升息周期的押注,也助长了这股AI狂热,但只有少数几个产业,事实上只有少数几档股票推动这波「爆买潮」。与此同时,经济衰退仍是非常真实存在的风险。

瑞银资深操盘手Art Cashin表示,我认为AI将成为新的「迷你版网路泡沫」,你听到的所有事情都有AI的影子,从新药和医学,乃至于所有可预测性的东西。」。

Rosenberg Research创办人、著名经济学家和策略师罗森伯格(David Rosenberg)表示,企业行为和网路泡沫时期没有太大差别,投资人疯狂热衷于公司业务如何与网路进行整合,于是一家接着一家公司一昧满足投资人对相关消息的胃口,有些公司只因为在名称中加入「.com」,股票就能大涨。他警告投资人不加选择地抢进AI股,可能得付出高昂的代价,「毫无疑问,这场泡沫确实存在」。

●AI行情后市可期

Wedbush Securities知名科技股分析师Dan Ives强烈反对科技股已经来到类似于网路泡沫化的崩盘边缘,并看好该产业将迎来所谓的「1995年时刻」(1995 moment),今年下半年可望再涨10~12%。他表示,基于过去9个月来科技业大举降低成本、稳定的企业支出和仍然强韧的消费力,他相信「1995 moment」的高光时刻即将到来,他并表示,AI是继网路之后,最能带动科技业转型的技术。

已经退休的沃顿商学院金融学教授、知名华尔街大多头西格尔(Jeremy Siegel)也不认为AI热潮是泡沫,他表示,在网路泡沫时代,根本没有赚钱的公司估值却很高,这和现在不同。

金融科技公司与券商Tradier执行长Dan Raju表示,认为AI普及与网路泡沫类似,这是错误的看法。在1999年的网路泡沫时期,企业估值与疯狂的本益比是基于完全未经证实的理论,「而今年,我们正看着企业在此时此刻如何受惠于AI技术的发展」。